健康科普 | 仲冬时节,如何践行“养藏”之道?
大雪时节寒冷加剧,人们更需注重“内藏”养生。由于寒气具有凝结和收引的特性,冬季往往会导致人体的血流速度减缓,血管收缩,从而引发血压升高,进一步加重了心脏的负担。因此,在这个时节,人们需要格外关注自己的血压状况,以防心脑血管疾病的突发。此外,随着大雪之后温度的持续走低和冷空气的频繁侵扰,加上空气变得干燥,人体的肺气也变得相对虚弱。这样的环境条件下,人们更容易患上或加重感冒、哮喘、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
长沙市中心医院(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中西医结合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欧降红指出,防寒气成为大雪时节养生的首要任务。建议大雪时节养生应顺应自然界的闭藏规律,围绕保暖、进补、适量运动三大核心要素展开。


1、保暖防寒,守护心脑血管健康
大雪节气,雨雪天气频繁。外出活动时,务必加强防寒保暖措施。中医理论认为,人体的头部、颈部、胸部和脚部最易受寒冷侵袭,因此成为保暖的重点区域。佩戴帽子可有效减少头部热量的散失;使用长围巾保护颈部和胸部,能减轻寒冷对心脏和脾胃的不良影响;穿着长袜和厚靴,并在睡前进行足浴,不仅能温暖双脚,还能促进气血流通,提升身体抵抗力。
?


2、中医策略,守护呼吸系统健康
中医中药在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方面具有独特优势,通过化痰止咳、调节免疫力等根本性手段,实现疾病的有效治疗。同时,艾灸疗法作为中医的辅助手段,发挥着温通经络、补养脏腑的重要作用。推荐灸的穴位包括足三里、中脘、太溪、肾俞等,每次可选择2~3个穴位,每穴灸制30分钟,每日一次。请注意,灸后应避免立即饮用冷水和食用冷食,以免影响艾灸效果。
?


3、科学温补,调养身心
经过小雪时节的脾胃调理和寒湿祛除,人体阳气逐渐充沛。大雪时节成为进补的最佳时机,但进补需谨慎,避免盲目乱补导致适得其反。建议以温补为主,适量摄入滋补美食,并在中医专家的指导下选择中药进补或膏方调养。根据个人体质进行辨证施治和调理,以达到最佳养生效果。


4、温和运动,顺应自然养生
大雪节气,万物潜藏,运动养生也应顺应自然规律。避免进行过于剧烈的运动,选择最佳运动时间——每天阳光充足的时段,即上午9:00至10:00或下午14:00至15:00。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而言,这个时间段尤为重要。推荐选择太极拳、慢跑、气功、散步等温和运动方式,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体质,实现养生目的。
此外,在日常生活中还需注重阳气的“内藏”,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睡眠;保持平和心态,避免情绪剧烈波动;顺应时节,进行食补,也是一种养生手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