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政府门户网站-关于切实加强农村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和城乡中小学素质教育基地建设的意见_足彩app哪个是正规的
首页 > 市政府 > 市足彩app哪个是正规的 > 2004年 > 第12期(总第31期)

关于切实加强农村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和城乡中小学素质教育基地建设的意见

来源: 发布时间:2005-04-12 09:43 字体大小:

 

关于切实加强农村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和

城乡中小学素质教育基地建设的意见

(市教育局 市农业局 市国土资源局)

(二00四年八月二十四日)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4〕8号)的要求,为了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全市农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加强我市农村学校劳动实践场所(以下简称劳动实践场所)和城乡中小学素质教育基地(以下简称素质教育基地)建设,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强全市劳动实践场所和素质教育基地建设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原则和任务
    劳动实践场所和素质教育基地建设是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阵地;是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劳动观点、劳动技能和创新精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是深化农村教育改革,实行“农科教结合”和“三教统筹”,提高教育为农服务能力的重要载体;是增强农村学校自
我发展能力,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的重要渠道。
    加强劳动实践场所和素质教育基地建设要确立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服务、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服务、为巩固基础教育和深化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服务、为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的指导思想;要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坚持科学性、实践性和效益性相统一的原则,坚持统筹规划、协同发展的原则,
坚持与勤工俭学、校办产业和学校后勤保障工作有机结合的原则。
    劳动实践场所和素质教育基地要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观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要不断完善和改进劳动实践方式,提高其科技含量,加强信息化建设。同时,学生参加劳技教育应充分考虑其年龄和生理特征,确保安全,合理安排课时。要把劳动实践活动项目与职业技术教育的课程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培养学生的劳动与职业技能。要将学生参加劳动实践的效果纳入其素质教育综合评价之中。
    要按照深化农村教育改革的要求,结合地方经济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努力把劳动实践场所和素质教育基地建设成为农业科技实验和示范、优良品种繁育、农业技术信息咨询、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等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广大农民群众服务的场所。要从校办产业、素质教育基地和劳动实践场所创造的收益中安排相应比例的资金用于改善办学条件、改善师生生活福利、补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和发展再生产。全市每年重点资助贫困学生1000名以上。
    二、提供优惠政策和采取得力措施,大力支持劳动实践场所和素质教育基地建设各级政府及教育、农业、国土资源等有关部门要制订优惠政策和采取得力措施,促进劳动实践场所和素质教育基地建设。
    劳动实践场所和素质教育基地是学校对学生进行劳动、实践教育的实习场所,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把劳动实践场所和素质教育基地建设纳入各级经济社会发展及教育事业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将其与学校建设同等对待,实行分级管理,以区、县(市)为主。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从实际出发,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多渠道地解决好农村学校勤工俭学场所建设用地问。鼓励使用荒山、荒坡、荒地建设劳动实践场所和素质教育基地。对使用农村集体土地,特别是农民承包土地的,应切实维护农民的权益。对改变农用地用途或征用农民集体土地的,须依法办理农用地转用和征用手续。租赁农户承包地的,应保证不改变耕地用途。
    各级国土资源、农业部门和各乡镇、村要根据实际情况和有关规定,提供适量土地作为学校劳动实践和勤工俭学场所,每所农村学校小学生均不少于2-3厘,中学生均不少于3-4厘,农村职业中学生均不少于2分。对于达不到规定标准的中小学校,由所在乡镇按社会资源共享原则指定劳动生产基地。
     各区、县(市)要建1个市级示范性素质教育基地,定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教育机构。该示范基地应有相当规模,面积在百亩以上,可采用政府划拨和利用社会存量资源与其他单位合办等方式解决土地问题。各乡镇要建1个县级示范性素质教育基地。
    对原有的劳动实践场所和素质教育基地要进行一次全面清理。对没有办理地籍手续的,要提请国土资源部门重新划定土地红线图,明确学校对土地的所有权,对新建的示范基地和劳动实践场所要及时办理土、林地证书。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要严格土地执法,维护劳动实践场所和素质教育基地的完整性,使之不被其他单
位和个人侵占。各级农业部门要积极支持劳动实践场所与素质教育基地的建设,在提供良种、技术指导和农副产品交流等方面给予帮助。
    加大对劳动实践场所和素质教育基地建设的投入,多渠道解决建设资金。市和区、县(市)要按《长沙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校办产业发展全面推进我市素质教育的决定》(长政发〔2000〕44号)的规定安排经费用于劳动实践场所和素质教育基地建设。各级教育部门要安排部分资金用于劳动实践场所和素质教育基地建设。各级各类学校应从勤工俭学、校办产业收益中调剂部分资金用于劳动实践场所和素质教育基地建设。支持、鼓励社会各界和个人出资参与劳动实践场所和素质教育基地的建设。对引进社会资金建设的劳动实践场所和素质教育基地,建设方和投资方要依据教育引资的法规、政策,订立具有法律效力的契约,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
    加强师资和教材建设。要从学校中选派思想素质好、责任心强、有管理能力并具有一定特长的教师或专业技术人员到劳动实践场所和素质教育基地从事管理和教学工作,并确保其在职称评定、工资和福利等方面享受与其他教师同等待遇。根据实践项目的需要,可聘请部队官兵、体校教师和乡镇、村负责人等作兼职教师。要注重培养劳动实践场所、素质教育基地的管理人员队伍和兼有教师资格与其他专业技术资格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要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将学生劳动实践活动纳入校本课程体系,编写和完善适合本单位需要的校本教材,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有条件的劳动实践场所和素质教育基地应积极为教育人事制度改革服务,尽量为富余人员和转岗分流的教职工提供新的工作岗位。
    三、切实加强对劳动实践场所和素质教育基地建设的领导和管理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劳动实践场所和素质教育基地建设,切实加强领导,多办实事,形成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
    各级教育部门要坚持对劳动实践场所和素质教育基地实行目标管理,逐步建立和完善督导、评估、考核、表彰制度。各级政府教育督导室要将该项工作纳入督政、督学范围。
    各级校办产业、勤工俭学管理机构是管理和指导劳动实践场所和素质教育基地建设的综合职能部门。各区、县(市)的管理机构要与市校办产业管理机构相对应,名称统一定为“校办产业管理办公室”,行使对本地区校办产业、勤工俭学工作规划、协调、指导、服务、监督和行政管理职能。各乡镇联校(中心学校)和各类学校要配齐德才兼备的勤工俭学管理专干,保证专人专抓。要选聘一批思想素质好,懂教育、善管理、会经营的同志任劳动实践场所和素质教育基地负责人。基础教育、教育科研等业务部门要加强对这项工作的业务指导与学科研究。
    要把劳动实践场所和素质教育基地建设同开展勤工俭学、发展校办产业和校园经济以及优化学校后勤服务体系进行统筹规划,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努力改善师生的教学和生活条件,不断增强学校的经济实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劳动实践场所和素质教育基地要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和自身特点,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责任制度,深入探索发展规律,努力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好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
关闭 打印
关于切实加强农村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和城乡中小学素质教育基地建设的意见
7880
第12期(总第31期)
新闻稿
市政府办公厅
2005-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