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430100444906719T???
?
?
?
?
?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
(??2023??年度)
?
?
?
?
?
?
单位名称 |
长沙市博物馆 |
?
法定代表人 |
?
?
?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长沙市博物馆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收藏展览文物,弘扬民族文化。 文物征集、鉴定、登编、保管 文物展览 文物复制与修复 文物及相关研究 文物宣传出版 | |||
住所 |
长沙开福区新河三角洲滨江文化园 | |||
法定代表人 |
周慧雯 | |||
开办资金 |
18768.95(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财政补助全额) | |||
举办单位 |
长沙市文化旅游广电局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7311.89 |
17588.06 | |||
网上名称 |
长沙市博物馆.公益 |
从业人数 |
129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认真学习并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我单位2023年登记事项未发生变化。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2023年度,我单位在长沙文化旅游广电局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现将履职情况公示如下: 一、开展的主要工作: 1、多措迎接游客参观高峰。2023年累计开放311天,共接待观众196万人次,较2022年增长130%,创历史新高。全年讲解员和志愿者累计提供讲解服务3472次,观众满意度达98.07%。举办了“东亚文明足迹”——东盟与中日韩(10+3)青年博物馆行(长沙站)暨“东亚国家博物馆对话年度沙龙”活动,“长沙客厅”形象进一步凸显。馆内增设硬件设备自助导览机和AR眼镜导览,馆外提供户外遮阳棚、防暑凉茶、药品发放、志愿者户外提前引导等贴心服务。 2、精心策划打造精美展览。全年共举办“喜湘逢——湖南吉祥艺术大观”“大展宏兔——癸卯兔年新春生肖文物图片联展”“珠山逸韵——景德镇近代文人瓷画特展”“帝国南疆——广州秦汉考古成果展”“谁谓情深画不成——清孙温、孙允谟绘《红楼梦》画册展”“晋国霸业——山西出土两周文物精华展”“融合之路——拓跋鲜卑迁徙与发展历程”等7个特展。原创展览“唐风妙彩——长沙窑瓷器精品展”先后在旅顺博物馆、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厦门博物馆等地巡回展出。“百舸争流——首届长株潭区域博物馆/纪念馆陈列展览优秀案例联展”先后在李立三同志故居、醴陵市博物馆进行巡回展出。制作上线“吉祥湖南”数字展及“吉祥湖南”“帝国南疆”“晋国霸业”“融合之路”4个虚拟展厅,进一步丰富线上云展览资源。 3、应时推出特色教育活动。全年开展各类教育活动超700场,惠及公众5万余人次。其中,举办湘城系列讲座、导赏、沙龙、考古工地寻访等成年公众活动26场;博乐园活动145场;“我们的节日”、流动博物馆等活动58场。创新教育理念,打造全龄化社会教育阵地,推出幼儿项目“花兔游春”DIY活动、“我与长沙湘江大桥”记忆征集与展示及“乐龄大巴”老年群众活动,特别组织福利院老人看展活动,得到了长沙党建“走找想促”活动的点赞推送。结合特展资源推出“找吉祥”“《请君入画》”“粤印越开心”明信片DIY等特色活动。联动多家企事业单位开展“星城之源 古物之美”流动博物馆活动42场,将馆内文物以展板、教学演示、宣讲展演等多种形式“送出去”,覆盖人群3万余人。开展“多彩文博·文化惠民”长株潭区域博物馆教育展示交流活动,汇集9家长株潭地区博物馆的16项公共教育项目面向公众展示,吸引3000余名观众参与互动体验,140余位专家学者及业内人士交流分享,获《中国文物报》等7家主流媒体12次报道。 4、科技助力开拓传播路径。强化正面引导,严格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各传播渠道及网络安全平稳运行,未出现负面清单及舆情。全年发表原创新闻报道共计402篇次,其中国家级媒体报道68篇次,省级媒体报道190篇次。策划5大特展专家导赏或直播活动8场,线上参与人数超471万人次。制作展览宣传片、微纪录片等短视频10条,线上浏览量超150万人次。发布节庆宣传系列海报,浏览量超151.2万人次。2023年度自媒体平台矩阵推送发布信息1564条,净增粉丝67万,粉丝总数达到156万。同时,组建“博物馆+书店”“博物馆+剧院”联盟,投放微信朋友圈广告,创意联动本地知名自媒体,在小红书、美团等多渠道进行推广,打造立体化传播矩阵。 5、藏品管理水平稳步提升。清库建档工作全面完成,全年共鉴定器物7209件套,其中文物6272件套,古生物化石937件套。以此为依据确定馆藏文物总数为58159件(套),珍贵文物数量9174件(套),其中一级文物175件(套),二级文物730件(套),三级文物8269件(套)。完成智慧博物馆项目典藏管理系统平台数据完善及审核共计4265条。修复保养文物63件,分析检测文物(样品)180余份,发现并整改文物本体病害及展陈环境问题98处;完成特展厅环境消毒杀菌1次,文物本体消毒杀菌3次,确保了藏品保护与展示环境安全洁净。征集文物86件套,其中征集购买34件套,接受社会捐赠52件套,涉及长沙窑瓷器、湘军将领书信,近现代民俗、金属等类别。征集当代物证89件套。开展公益鉴定活动10次,服务市民群众50人次,鉴定民间文物115件套;配合参与全省国有馆藏文物鉴定(复核)专项工作4次;开展涉案文物鉴定评估工作14次,鉴定可移动文物共计394件(套),为文物案件侦办和诉讼提供了强力支撑。 6、研究保护焕发活力。全年推进科研项目9项,出版专著4部,发表各类研究论文和调查报告25篇,策展方案7份。把握行业赋能,2023年度,长沙市博物馆获批“可移动文物修复资质”。与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开展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馆藏脆弱青铜器保护关键技术研究”项目成果应用示范合作。《馆藏近现代名人字画保护》《革命文物(书籍)保护修复》《馆藏珍贵青铜器保护修复》3个项目有序推进。“馆藏文物养护技术手册”编写完成,内部藏品保管养护技术培训顺利开展。依托科技赋能,“文物预防性保护管理系统(智慧三期)”项目顺利验收;“馆藏长沙窑文物数字化保护”项目方案完成立项。长沙窑数字化保护项目有序开展,制定了文物数据登录采集标准。馆藏文物大系青铜卷的编撰工作稳步推动,完成青铜音乐类文物中铙、编钟及铜尊类型器物的数据采集及荧光检测、探伤检测、三类对比等研究工作。联动高校赋能,先后与中南大学、湖南农业大学、长沙卫生职业学院深度合作,打造《品牌视觉识别设计》等实践课程,与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联合开展美育跨学科合作并策划专项展览。 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 1、长沙市博物馆智慧导览及虚拟漫游智慧博物馆服务入选“长沙市十佳智慧文旅典型应用场景”。“志愿者自治委员会”建设管理案例获选湖南省2022年度全国博物馆志愿服务典型案例。 2、“砂与火之歌”“发·现”展入选2022年中国博物馆美术馆海报设计百强作品,“晋国霸业”“湘江北去 中流击水”分别荣登中博热搜榜全国博物馆100大年度热门展览榜单。“大展宏兔”展荣获中国文物报社颁发的“公众服务创新二等奖”,“帝国南疆”展上榜2023年度文博行业100个热门展览榜单。 3、2023年度全国热门博物馆百强榜单第37名 4、2022年度全市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成绩突出集体 三、下步工作思路 1.打造精品展陈。优化基本陈列,增加数字展示空间。增设商周编铙古乐演奏表演,打造长博观展新IP。举办“融合之路——拓跋鲜卑迁徙发展历程”特展、“2024甲辰龙年生肖展”“花月醉雕鞍——大唐金乡县主特展”“夜郎遗踪——寻找《史记》中的古国”特展、“从经典到时尚——中国近代女子服饰演变”特展、“幻彩流光——卡地亚珍宝艺术特展”“千秋德化瓷”等系列特展。 2.提高服务质量。顺应“文博热”趋势,优化布局,最大化发挥公共服务功能,提升博物馆服务品质。进一步完善志愿服务制度和工作体系,继续探索高校志愿者培养,拓展志愿服务的深度和广度。以“共享文化之美”为主题,完善“博物馆之友”制度建设,扩大会员招募,开展文化交流活动。突出本馆特色继续开展“长博红”系列党建品牌活动、“流动博物馆”活动。 3.做优教育品牌。积极探索“博物馆+剧院”“博物馆+科技”“博物馆+旅游”“博物馆+影视”“博物馆+书店”“博物馆+文创”等跨界融合工作,推进博物馆资源开放共享。建设全龄友好博物馆,将“乐龄大巴”等老年群体文化服务项目做优做精。持续举办湘城系列活动,以讲座、导赏、沙龙等形式为观众创造高品质文化休闲机会。 4.加强藏品保护。强化文物日常管理,稳步推进数字化建设。继续开展2024年度文物和当代物证征集工作,常态化开展公益性鉴定活动。定期向公众开放文物库房,助力涉案文物鉴定评估工作。基于可移动文物保护修复资质,向省内外拓展保护修复业务。开展文物库房消杀工作,实施馆藏文物本体保护修复,以科技检测推动保护技术创新发展。积极推进“长沙市博物馆馆藏长沙窑数字化保护”项目,拟在2024年度完成项目前期工作,进入数字化采集和多元异构平台建设实施阶段。 5.强化学术引领。加快人才立馆建设,通过“走出去”和“引进来”方式培养专业技术人员。启动馆藏文物大系书籍出版工作,修订再版《历代名人咏长沙》。 6.探索“24小时博物馆”建设。在重要节庆日和重大文博活动日,根据馆内条件和观众预约情况,适时延长开放时间、开展晚间夜场文化活动。凭借增强现实、虚拟现实、大数据等技术,依托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及小程序、抖音、视频号等新媒体平台,持续上线展览陈列全景漫游等云观展体验,开发更具真实性、沉浸式、互动性的展览体验和教育活动,开放更多藏品多维立体展示,激活文化资源数据,实现全天候在线参观。实施数字分馆建设,打造“24小时不打烊博物馆”。 四、办企业情况 本单位不存在开办企业情况”。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1、可移动文物修复资质(证书编号:43004-2023) 2、涉案文物鉴定机构(文物博函【2022】653号)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1、 2023年度全国热门博物馆百强榜单第37名 2、 2023年长沙市十佳智慧文旅典型应用场景 3、今年没有涉及诉讼事项。 4、今年没有收到社会投诉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
填表人: 杨柳??联系电话:13677384098 ?报送日期:2024年02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