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430100MB1B800816???
?
?
?
?
?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
(??2024??年度)
?
?
?
?
?
?
单位名称 |
长沙老年康复医院 |
法定代表人 |
杨志林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长沙老年康复医院(长沙老年康复护理院)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为人民的身体健康提供医疗与预防保健服务。预防保健科内科外科妇产科;妇科专业;计划生育专业儿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口腔科精神科急诊医学科康复医学科临终关怀科麻醉科医学检验科医学影像科中医科中西医结合科 | |||
住所 |
长沙市雨花区芙蓉中路三段335号 | |||
法定代表人 |
杨志林 | |||
开办资金 |
2190.4(万元) | |||
经费来源 |
非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长沙市第一社会福利院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403.64 |
2279.04 | |||
网上名称 |
长沙老年康复医院 |
从业人数 |
122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况 |
我单位于2024年3月27日任免了单位行政负责人,按《细则》规定于2024年3月28日申请办理了变更法定代表人登记。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2024年度,我单位严格遵循《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依据核准登记的宗旨与业务范围扎实开展各项活动,现将本年度履职情况详细公示如下: 一、开展的主要工作 (一)剖析收入结构,应对市场变化。本年度医养业务收入4330万元,收入基本平稳,药占比降低,结构更趋合理。面对市场波动,积极谋划策略,力求突破收入瓶颈,探寻新增长点。 (二)精进医疗服务,强化多元管理。医疗业务:入院1233人次、出院1076人次、门诊3630人次,虽住院与门诊账面收入有降,但服务质量不减。对内强化质量控制,院长与行政查房常态化;对外落实新医改,拓展病源,优化流程、提升品质,降低返院率。医政管理:组织死亡病例质控、医师考试,规范医疗行为;牵头整治医药购销及服务不正之风,自查殡葬管理;完成医养区调整与招采,精细管理药房,保障药品供应。医保管理:各级医保培训全员参与,院内多轮强化;定期自查违规收费,精准培训,制作申诉反馈表;规范医疗项目,精细申报盈亏分析,落实医保制度,全力迎检。科教工作:医师业务与“三基”培训扎实开展,结合现场救护培训基地建设,全年培训12期,500余人次参训,培养导师10人,安排4人次外出进修。 (三)规范养老流程,提升服务品质。流程管理:咨询、入住、退园全流程动态、精细管理,入住环节优化流程、建台账、备清单,确保服务可追溯;定期回访退园与“红包”情况,强化监督。安全保障:6月1日前完成高层老年活动场所消防隐患整改,调整床位;做好养老合同续签顺延,优化文本,保障双方权益。个性化服务:调研膳食营养需求,向家属发送各类关爱短信2127人次;开展满意度测评,养老服务满意度达百分之九十点五。日常管理:养老信息系统维护、补贴申报、资金抽查等有序推进;完善多项养老管理细则与方案;专项整治、宣传月、“敬老月”等活动有声有色。 (四)领航养老护理,打造标杆基地。基地建设:高标准创建养老护理人才培训基地,建成“全国技术能手工作室”制度与师资队伍。培训成果:完成6批次95名专科护士临床实践培训,10人获中级养老护理员证。院校合作:打造教师企业实践流动站,多校师生互动频繁,接收实习、顶岗、进修人员,实现人才共育、资源共享。制度优化:完善多项护理制度,全年开展护理检查12次、业务查房等各4次,满意度超百分之九十五。 二、取得的主要效益 (一)社会效益。提升医养服务质量,缓解周边养老就医压力,获公众认可,好评率提升,树立良好形象;开展公益培训,普及知识技能,推动社会进步;高养老与护理满意度,契合社会需求,助力和谐社会构建。 (二)经济效益。虽受养老床位压缩与医疗市场波动影响,医养业务收入仍稳定在4330万元,成本控制与资源优化初显成效,降低运营成本,为发展蓄力。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市场拓展不足。新业务拓展慢,市场调研浅,未精准定位潜力领域与目标群体,多元化布局缺突破。 (二)人才建设短板。业务发展致专业人才缺口大,医疗、养老护理人才难招,内部培养体系不完善,难满足需求。 (三)信息化滞后。数字化时代,医养业务信息系统未深度融合,数据孤岛阻碍信息传递与管理效率,难助决策。 四、下步工作思路 (一)拓展市场,创新模式。剖析医养细分市场,挖掘需求,定位目标群体,推特色医养套餐;探索“互联网+医养”,搭建线上平台,拓展医疗、养老等业务。 (二)强化人才,打造团队。拓宽招聘渠道,与高校、人才机构合作,引进高素质人才;优化内部培养体系,依岗位与发展规划定制课程,加速人才成长。 (三)加速信息化,赋能决策。规划信息化建设,加大投入,引入先进医养信息系统,实现互联互通;培养专业团队,用大数据洞察趋势、需求与短板,支撑决策。新的一年,我单位将直面问题,奋进前行,持续优化医养服务,为社会与公众倾力奉献,诚邀各界监督指正。 五、办企业情况 本单位不存在开办企业情况。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有效期限自2024年5月20日至2025年9月10日。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