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人民政府对湖南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0829号提案的答复
长政办复函〔2024〕65号A类
主动公开
长沙市人民政府
对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0829号提案的答复
潘安练等5位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强校企协同,助力长沙研发中心城市建设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重引培,实施科技人才强基工程。制定全球研发中心人才政策十条,适用在市域内的重大实验室和创新研究院、高校院所在长沙自主建设和与市域内企业联合建立的新型研发机构等专职从事研发工作的人才,并将高校院所科研成果在长转化达到一定金额的研发团队主要负责人纳入人才政策支持。建设43个省级现代产业学院、10个湖南省卓越工程师培养(实践)基地,深化校企协同育人。深入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融合发展。依托链长牵总、盟长(联盟)搭台、校长(高校)支撑、行长(银行)支持的“四长牵总”联运工作机制,选派42名高校院所科技人才兼职担任科技副总,指导企业关键技术攻关、共同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二)重谋划,加强未来新兴产业布局。构建“4433”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人工智能、量子科技、基因技术3个未来产业突破发展,其中新型显示产业链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汇集重点企业60余家。在智能芯片、智能算力、智能音视频合成处理等领域新认定长沙市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13家,总数达33家。实施市“揭榜挂帅”、市科技重大专项,重点突破3D数字人快速生成、基于国产算力的图片压缩等技术。
(三)强协同,产学研融合促推科技成果转化。组建湖南省北斗时空安全产业应用创新联合体等8家省级创新联合体,全市产学研合作实施的科技重大专项占比提升到70%以上;揭榜挂帅项目按照“企业出题、政府立题、社会答题”的组织模式实施。启动科技创新成果系列路演,为高校院所优质项目路演提供一站式转化服务。与长株潭16所高校共建“市校(科研院所)创新发展联盟”。大力推进长沙学院开展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试点。与市内外高校共建5个创新研究院,成功转化科技成果240余项。建成潇湘科技要素大市场长沙分市场以及5个工作站、25个技术转移转化基地、10个高校知识产权中心等服务平台,省、市、园区三级共建设19个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今年1-5月,在长高校、院所共完成3090项技术合同登记,成交金额17.33亿。
二、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是持续做好人才的引进、培育和使用。加大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集聚度,全力争创国家吸引集聚人才平台。继续鼓励和支持高校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对接长沙产业发展建设一批新的现代产业学院,引导高校培养与未来产业发展相适应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二是加强未来产业前瞻布局。在人工智能方向,加强脑工程学、脑神经信息学等基础研究,加快人机交互、机器视觉等技术攻关;在量子科技方向,围绕量子计算、量子测量领域,积极培育量子科技产业;在基因技术方向,围绕免疫细胞治疗、干细胞治疗和基因治疗领域,推进研发应用。积极推动长沙工程机械、新一代自主安全计算系统2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向世界级产业集群跃升,先进能源材料、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集群争创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在工程机械相关领域创建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着眼于长沙视频文创、新型显示产业领域,推动未来显示技术、专用AI技术、光量子测量与传感技术等领域,推动前段研发科技成果在文化领域转化应用,紧盯蓝思、惠科等核心企业及其供应链关联企业,发挥核心企业的带动效应,提高供应链本地化率。
三是大力支持我市行业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充分调动高校、科研机构以及重点科创研发平台积极性,形成创新强大合力。组织开展麓山智荟—长沙企业院校行等系列活动,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组织企业、投融资机构走进高校院所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组织高校专家团队走进企业,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企业创新转型。充分发挥潇湘要素大市场体系和各类机构的科技服务功能,促推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专班工作网络下沉,持续推进“四张清单”的征集、梳理、发布、对接工作,为高校、园区及企业常态化对接牵线搭桥。
感谢你们对我市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建设的重视和关心。
长沙市人民政府
2024年6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