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政府门户网站-长沙市人民政府对湖南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0259号提案的答复_足彩app哪个是正规的
首页 > 市政府 > 专题专栏 > 建议提案办理 > 省政协提案

长沙市人民政府对湖南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0259号提案的答复

来源:长沙市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5-07-03 12:00 字体大小:

长政办复函〔2025〕47号B类

主动公开

长沙市人民政府

对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0259号提案的答复


徐蓉等17位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将长沙打造为沉浸式旅游的世界汉文化之都的建议》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办理工作有关情况

汉长沙国始建于公元前202年,定都临湘(今长沙),疆域涵括今湖南全境及鄂、赣、粤、桂、黔等省各一部,前后存续共约220年。汉长沙国的设立,推动了湖湘地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全面发展和繁荣,为长沙这座“楚汉名城”奠定了基因和底色。汉长沙国王陵遗址、贾谊故居、湖南博物院等标志性场所展现出长沙深厚的汉文化底蕴。

近年来,长沙市围绕汉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与利用,积极探索创新,在文旅融合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打造世界汉文化之都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文物保护有序推进、文化资源有效利用。近年来我市积极推进文物保护和利用工作。汉长沙国王陵考古遗址公园考古勘探、文物保护工作有序推动,探明谷山片区14座王(后)陵的具体位置,出版《汉代长沙国考古发现与研究》并于2022年正式纳入国家文物局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贾谊故居新增重要考古发现:出土简牍的汉代水井、夯土遗址在内的各时期遗存,对了解长沙汉代城市布局及历时性变迁具有重要价值,是一部活的长沙城市发展史。简牍博物馆馆藏有大量两汉时期简牍,是了解汉代社会生活的重要窗口,2025年4月30日,“文脉在兹谊居千年——西汉长沙王太傅贾谊和他生活的城市”文物特展在长沙简牍博物馆隆重启幕,通过300余件文物让更多人了解长沙汉文化的独特魅力。

(二)文创产业持续升级、文化业态进一步丰富。湖南博物院以马王堆汉墓为核心推动文创与业态创新,2024年8月,湖南博物院主楼四楼博物馆公园启动试运营,成为观众入馆参观的必打卡之地;湖南博物院与省京剧保护传承中心联合打造的《一念辛追梦》动态展演剧目,讲述西汉初年长沙国丞相轪侯夫人辛追秉承夫志、教子成才保家卫国的故事,全年演出约500场,上座率达90%以上;2025年1月23日,由省文旅厅牵头,在湖南博物院主办了“湘当有味的马王堆”美食文化推广活动暨“守味湖南年”活动启动仪式开幕,全方位、多角度向大众宣传展示马王堆饮食文化。

(三)推广力度不断加强、入境旅游蓬勃发展。用足用好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制定出台《长沙市2025年度入境旅游促进工作方案》,从激励引客入长留长、鼓励开拓海外市场、优化入境旅游环境三个方面出台了9条奖励措施,对促进入境旅游发展的文旅企业(旅行社、OTA平台公司、旅游饭店等)和外语导游给予真金白银的奖励扶持,以广泛调动市场积极性,全面激活旅游消费“一池春水”。拟研究出台《关于促进长沙市入境旅游若干措施》将从交通通达度、服务优质化、支付便利化等8个方面探索有效路径,培育拓展入境旅游的内生动力,推动长沙旅游迈向更高水平的国际化,大幅提升长沙的国际吸引力和影响力。2024年,全市接待入境游客77.78万人次、入境旅游创汇3.39亿美元,分别同比增长118.89%、217.09%,长沙入选“全球100目的地”。2025年春节期间,长沙市入境游订单量同比增长98%,接待入境游客人次同比增长71.05%。

(四)精品剧集火爆出圈、文化出海备受关注。在马王堆汉墓完成考古发掘50周年之际,芒果TV上线播出纪录片《马王堆·岁月不朽》,该片以“科技+文化”的创新形式,让历史文化以生动、多元的方式呈现,让古老的“汉文化”遗产焕发出新的生机与光彩。《马王堆·岁月不朽》在湖南卫视、芒果TV播出后,获CSM全国网、CSM71城、欢网、酷云中,均排名非剧类项目同时段省级卫视第一。社交媒体阅读总量破1.76亿,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等300余家主流媒体超600篇次报道关注。

二、对提案建议的答复

下一步,我市将认真研究采纳徐蓉委员提出的有关建议,从以下方面支持落实:

(一)强化“汉文化”品牌塑造提升。一是推动湖南博物院、湖南烈士公园“馆园融合”。推进湖南博物院、湖南烈士公园、湖南广播影视集团和湖南演艺集团等机构共同打造沉浸式汉文化体验区,更好实现空间融通、资源融汇、业态融合,让“馆”“园”在内外借景中,实现历史与现代融合,共同打造湖南文化新地标,助力建设文化强省和世界旅游目的地。二是深入挖掘马王堆汉墓、贾谊故居、汉长沙国考古遗址公园等汉文化资源的内涵,提炼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符号和价值理念,打造具有独特标识度的“世界汉文化之都”品牌形象。目前,贾谊故居正在开展二期修复工程,规划打造以“古、文、雅、趣”为特征的太傅故居文化展示区、文韵湖湘主题游学区、汉风文创艺术体验区、西汉生活创意休闲区等四大区域,形成“白天入景”的汉风日游、“晚上入戏”的沉浸夜游两大产品体系,打造“贾谊·湖湘文化的千年会客厅”。三是构建汉文化文创产品体系。支持本土新消费品牌和老字号,开发系列产品,推出更多汉文化联名文创,形成“必带必购”长沙城市礼物矩阵。四是创新汉文化沉浸式消费场景。鼓励新开商业体嵌入汉文化主题VR体验馆、互动剧场。聚焦“夜秀、夜食、夜游、夜购、夜宿、夜娱、夜动”等七大夜间新业态,联动国家级和省级夜间文旅消费聚集区开展文旅促消费活动,开展Z世代喜闻乐见的系列消费活动。

(二)推动入境游潜力释放升级。一是做好内容,做优服务。紧密围绕主要入境游客源地游客的兴趣关联与实际需求,对长沙“汉文化”旅游产品与服务进行优化升级。二是区域联动,优势互补。与省内张家界携手,实现客源互送、资源共推,游客既可以奔赴张家界“看奇山异水、赏自然风光”,又能来到长沙“品中华文化、享都市休闲”。三是精准营销,有效宣推。在主要客源地精准营销,吸引外国游客来长沙领略“汉文化”与湖湘文化魅力。加大与国际旅游OTA平台合作,积极对接驻外使领馆、海外中国文化中心、驻外旅游办事处等机构,围绕长沙主要国际直航城市、国际友好城市,持续开展境外推广活动。借旅游之力推动对外开放,提升长沙全球影响,打造世界汉文化之都。

(三)加强“汉文化”品牌宣传推广。一是加强创作指导。争取中央电视台第一频道“简牍探中华”节目先后两次播出了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专场,同时鼓励芒果TV、湖南国际频道等创作主体深入挖掘“汉文化”精髓,结合国际流行元素和海外观众的喜好,创作更多具有创新和特色的视听作品,提升吸引力和感染力。同时,引导在视听作品中增加对“汉文化”的解读和传播环节,通过文字、语音、图片等多种形式,帮助海外观众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汉文化”。二是拓宽传播渠道。积极探索新的传播渠道和方式,鼓励与海外视频平台、网红大V等开展合作,创新合作模式,在合作创作、社交媒体、直播、电视购物等更广泛层面开展合作,提高有关“汉文化”视听作品的曝光度和传播效率,扩大传播范围和影响力。推动有关“汉文化”视听作品更广泛地参加广播电视国际性节会展览,提升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推出“汉文化”演艺场景创新。以《西汉有戏》为核心IP,构建多元场景演艺生态。在文博领域,于湖南博物院推出《西汉有戏?辛追的家宴》文博轻剧场,将互动演绎与文物解说巧妙结合,引领观众开启沉浸式文博之旅。于烈士公园打造山水实景光影大秀,运用建筑3DMapping技术,将T形帛画、汉简文字投影至潇湘阁,生动再现“长沙星图”。在演艺传播层面,联合各地剧院开展巡演,延续“文物+演艺”互动模式,让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在文旅融合方面,于铜官窑景区创设沉浸式餐饮剧场,以汉代饮食文化为根基,融入现代创意,打造兼具历史仪式感与味觉美学的主题宴席;在东茅街茶馆推出轻量化市井剧场,借助相声、脱口秀等亲民形式,以年轻化语言解构辛追夫人传奇,推动传统文化与市井生活交融共生,实现汉文化体验的全场景覆盖与多维度渗透。

感谢你们对长沙文化旅游发展的关心与支持!



长沙市人民政府

2025年7月2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
关闭 打印
长沙市人民政府对湖南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0259号提案的答复
39367
省政协提案
新闻稿
长沙市人民政府
2025-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