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人民政府对湖南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0542号提案的答复
长政办复函〔2025〕45号A类
依申请公开
长沙市人民政府
对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0542号提案的答复
陈旭荣、黄靓等6位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大力支持长沙天心南部片区开发建设的建议》和《关于在长沙天心经开区打造国家低空经济先导试验区的建议》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办理概述
提案收悉后,长沙市人民政府高度重视,第一时间与委员们取得联系,并会同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自然资源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商务厅、省军区等部门进行了深入研究,组织长沙市相关部门深入天心经开区低空经济重点企业开展调研座谈,综合形成答复意见。
二、办理答复
(一)关于大力支持长沙天心南部片区开发建设
1.关于强化政策赋能。湘江科学城是湖南省委、省政府谋划打造的重大科创平台,南部融城片区是长株潭都市圈建设的前沿阵地和桥头堡,二者在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方面各有侧重、错位发展、优势互补。《关于支持湘江科学城建设的若干措施》是为支持和加快湘江科学城建设,加快创建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结合湖南省实际制定的措施。委员提出的“支持同意长沙南部融城片区同等享受《关于支持湘江科学城建设的若干措施》的建议”为推动区域协同发展提供了思考。下阶段省级层面将协同长沙市积极推动在湘江科学城开展“科创飞地”改革示范,加强南部融城片区与湘江科学城联动合作,并支持南部融城片区用好用足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现有政策,充分释放政策叠加红利,推动“一江两岸、一体两翼”协同发展。
同时,《长株潭生态绿心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2024—2035年)》(下称绿心规划)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并于4月3日正式印发,《长株潭生态绿心国土空间规划(2024—2035年)》正结合绿心规划优化完善中。
2.关于加快路网建设。近年来,南部融城片区不断加快推进以轨道交通、融城干道和城市主干道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通达能力和通畅水平。优化轨道交通布局。长株潭城际铁路与地铁票制融通,在先锋站与1号线进行接驳换乘;5号线延长线工程毛竹塘站(不含)-大托铺站段工可方案已通过评估;7号线一期工程北段及南延正在开展工可方案研究;9号线正结合线网规划方案及南部融城片区最新控规方案开展预可行性研究工作。加快融城干道建设。新韶山南路已于2024年7月正式通车;湘江南路景观道近期方案已于2024年底完成建设;暮坪湘江特大桥顺利合拢。织密主次干道路网。中意路城市化改造及综合管廊、融城路、圭白路等完成建设。奥体中心“三横两纵”配套道路积极推进,其中:G354省政府已同意先行纳入“十五五”规划并提前启动实施建设;观音港路(大托路一新锋路)、湘江大道均已取得项目建议书及资金来源审核意见;强体路正在办理资金来源审核意见;奥体大道已完成设计招标。
下阶段工作中,我们将坚持交通先行,推进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大提速,夯实片区高质量发展项目根基。2025年9月启动建设地铁5号线延长线;结合1号线南延暮云区域的规划布局、客流需求、工程条件等因素,今年下半年启动项目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等工作,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地铁南延纳入建设规划;启动建设奥体中心“三横两纵”城市干道及融城路(天心大道-南托路段)综合管廊;加快推进职院路、官桥湖路前期工作。
3.关于提升产业质效。聚焦产业质效倍增,聚力湘商回归,南部融城片区大力推进招商引资,夯实产业发展根基。搭建智慧平台。组织研发了数字工作平台——“天心智慧招商云”,通过“信息+地图+VR技术”交互形式,用户可在PC网页端、小程序中阅览片区土地超市、重点楼宇、特色产业等有关内容。推进直接招商。2024年天心南部融城片区开展片区招商推介7场,组织项目洽谈、企业考察33次,接洽企业19家,储备招商项目4个。2025年天心区南部融城片区高质量发展推进大会上,来自数字经济、生物医疗两条产业链上的11个项目集中签约。
后续,片区将继续围绕大数据、大健康、文旅消等重点产业、新兴产业开展精准招商,提升产业发展质效。持续升级智慧招商平台功能,做好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畅通项目落地“绿色通道”和问题解决“快速通道”,聚力推动“在谈变签约,签约变投资”;精心策划片区产业招商活动,积极开展基金招商、以商招商、校友招商、平台招商,全力突破一批大项目、好项目。
4.关于抓实配套提升。南部融城片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引入优质公共服务资源,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教育方面,省体育职院、训练基地已确定选址,取得绿心准入;南华大学医学教育实验楼已取得可研批复,正在开展初步设计审查;长郡中学新校区已完成方案设计;奥体九年一贯制学校、长郡外国语九年一贯制学校、中雅培粹未央学校、港子河小学等项目有序推进。医疗方面,国家医学中心已取得项目代码,国家发改委评审中心已赴现场进行调研;南华大学附属第七医院正在开展前期工作。文体方面,奥体中心已于4月28日正式启动建设,并对照“三个融合”(奥体中心和社区融合、平战融合、和其它公共设施融合)的指示要求,积极导入文体资源。
下阶段工作中,南部融城片区将抓实配套提升,积极争取落地省级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持续提升片区辐射带动能力;全力加速奥体中心建设,积极申报和举办国内外高水平体育竞赛活动,为全省及在更大范围提供高端体育服务。
5.关于夯实项目支撑。南部融城片区以长株潭都市圈新中心、长沙“山水洲城”新典范为目标,推进“五级三类”规划编制,全力服务保障重大项目建设。加强顶层设计。2024年底《长沙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获国务院批复,明确南部融城组团为“一核八组团”之一。深化控规成果。奥体新城控规已通过初步成果审查并征求职能部门意见;牛角塘片区已组织召开初步方案评审会;暮云南片控规已通过初步成果审查;暮云东片已组织召开控规评估实施报告专家评审会;暮云西片已取得控规修编批复,目前正编制初步方案。服务重大项目。为保障奥体中心项目建设,2024年11月对奥体中心“一场两馆”、长郡中学新校区等重点项目及新城大道、湘江大道等核心道路完成规划公示,目前均已通过审批并推进实施。
后续,将加快推进南部融城片区详细规划修改,加强奥体中心等重点建设项目的规划和用地保障,推动片区和长株潭一体化发展有新的实质性突破。
(二)关于在长沙天心经开区打造国家低空经济先导试验区
1.关于项目方面的建议。近年来,我省高度重视低空经济产业发展工作,积极对接国家战略重点,结合国家航空工业发展规划,先后印发了《湖南省通航制造业“十四五”发展规划》《中小航空发动机及航空航天装备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关于推动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的行动计划(2024-2030年)》,为航空产业发展进行了整体布局,并明确了特色产业重点培育方向,有效推进全省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关于国家级的低空经济相关试点一般以省或地级市(州)为单位申报。目前,我省已是全国首批全域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省份,我们正在以长株潭都市圈为单位向国家相关部委申报城市空中交通试点和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基地(试验区),相关申报材料已经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天心经开区可抢抓我省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成果,充分用好既有政策,结合现有经济园区,在拓展低空应用场景、夯实低空经济基础设施等方面先行先试。
2.关于用地方面的建议。自2023年启动绿心条例修订和绿心规划优化调整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多轮开展讨论、现场踏勘、调研座谈,积极听取基层的意见建议。目前,《湖南省长株潭生态绿心保护条例》已于2024年9月1日起正式实行;绿心规划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并于4月3日正式印发。在本轮规划调整过程中,天心区调出绿心范围约12平方公里,为低空经济产业拓展了发展空间,相比长沙其他城区更有空间优势,且较好的与雨花区、株洲市、大王山片区形成联动互补。
3.关于配套设施方面的建议。大托机场位于长沙市奥体新城片区,将依托奥体中心大力发展高端现代服务业,打造长株潭都市圈新中心、新地标、新名片。大托机场搬迁后,其保留用地已入驻空军总部直管部队,空域管制层级更高,特别是在民用低空航空器空域管理方面非常严格,因此该区域不适宜开展低空飞行、起降等活动。大托机场以南的天心经开区在工业企业退出后释放了近3000亩用地,暮云南亦可考虑作为未来产业承载区,发展空间充裕,建议以天心经开区为依托,建设低空经济产业园,将地理信息、大数据、人工智能、文化创意等优势新兴产业与低空经济融合,吸引形成以地理信息产业为主体,空域数字管理、文旅创新为特色的低空经济融合发展格局。
后续工作中,我们将积极指导和协助天心经开区构建“低空科技创新+低空装备制造+低空运营服务”产业体系,打造全国低空经济示范区、国家低空经济先导试验区。低空科技创新方面,加强北斗芯片研究院建设,推动相关领域科研成果优先在园区转化;依托“两力”融合示范基地,加强低空经济领域军地需求对接和成果转化;积极引进低空飞行器头部企业入园设立科创总部。低空装备制造方面,加快布局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飞行汽车等整机制造新赛道,积极发展低空制造业所需的新型复合材料、新能源电池、关键零部件等配套产业。低空运营服务方面,依托地理信息产业园等产业基础,打造低空领域高端智库交流、新产品展示、新场景发布平台;推动无人机在河湖巡查、城市安全、遥感测绘、电力巡线、农林植保、林业核查、火灾防控、城市管理、交通巡查等领域开展创新应用。
同时,省、市将全力支持区内企业参加国际国内航空展会、论坛、赛事等活动,邀请中航工业、中国航发、航天科工、中国商飞等央企共同举办“产业转移对接活动”“湖南航空制造业合作对接会”和“三航产业论坛”等活动,搭建交流对接平台,在活动中重点推介我省低空经济产业企业和产品,发布低空产业重点产品需求目录和重点企业名单,促进国际国内交流合作,促成更多低空项目在长沙市落地、在天心区开花。
感谢你们对天心南部融城片区开发建设和天心区低空经济发展工作的重视和关心。
长沙市人民政府
2025年6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