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财政预算公开_足彩app哪个是正规的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市政府 > 专题专栏 > 长沙市财政预算公开专栏 > 预决算报告

关于2021年全市和市本级预算执行情况与2022年全市和市本级预算草案的报告

时间:2022-01-17 16:50:19来源:预算处

长沙市2022年全市和市本级政府预算公开目录

?

第一部分:关于2021年全市和市本级预算执行情况与2022年全市和市本级预算草案的报告

一、2021年全市和市本级预算执行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

1.全市一般公共预算

2.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五)地方政府债务情况

二、人大预算决议和财政重点工作落实情况

(一)全力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着力强化财力保障和政策支持。

(二)提质增效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着力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财源建设工程。

(三)积极支持城市品质提升,着力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四)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提升民生保障水平。

(五)切实提高财政运行质量和效益,着力加强现代财政制度建设。

三、2022年全市和市本级预算草案

(一)2022年财政收支形势分析

(二)指导思想

(三)基本原则

(四)2022年主要支出政策

1.支持打造三个高地

2.支持实施强省会战略。

3.支持打造城市发展新格局。

4.支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

5.支持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6.支持民生事业发展。

7.支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五)2022年收入预计和支出安排

1.一般公共预算

2.政府性基金预算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4.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四、扎实做好2022年财政改革发展工作

(一)着力聚财,促进财政收入高质量发展。加力培育财源。

(二)严格管财,推动财政资金提质增效。加强全口径预算管理。

(三)精准用财,强化重大任务财力保障。聚焦强统筹

(四)科学理财,持续提升财政管理效能。管好用好债券资金。

?

?

第二部分:2022年全市和市本级政府预算报表及相关说明

附件1:2021年绩效评价工作情况说明

附件2:2022年预算公开附表

附件3:2022年“三公”经费支出预算编制说明

附件4:2021年底长沙市地方政府债务限额及余额情况表

附件5:2021年长沙市政府债券发行情况汇总表

附件6:长沙市举借政府债务情况说明

附件7:2022年度转移支付预算安排情况说明

附件8:2022年度重大政策和重点项目绩效目标



关于2021年全市和市本级预算执行情况

2022年全市和市本级预算草案的报告

?

——20211230日在长沙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一次会议上

长沙市财政局

?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将2021年全市和市本级预算执行情况与2022年全市和市本级预算草案提请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1年全市和市本级预算执行情况

2021年,全市上下坚持以足彩app哪个是正规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足彩app哪个是正规的总书记视察湖南重要讲话精神,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抬高坐标、创新实干,加压奋进、担当作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市财政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稳中向好,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良好。

(一)一般公共预算

1.全市一般公共预算

根据预计完成数(下同),全市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00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2.91%,同口径比上年增加99.91亿元,增长9.08%,加上上级补助收入312.09亿元,一般债务转贷收入?86.36亿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34.9亿元,调入资金174.29亿元,上年结转35.15亿元,收入合计1842.79亿元。

全市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563.26亿元,比上年增加62.03亿元,增长4.13%,加上上解上级支出164.04亿元,一般债务还本支出58.15亿元,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8.19亿元,结转下年29.15亿元,支出合计1842.79亿元。收支平衡。

2.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

市本级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75.22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0%,同口径比上年增加26.9亿元,增长6%加上上级补助收入236.05亿元,下级上解收入106.34亿元,一般债务转贷收入72.87亿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32亿元,调入资金108.42亿元,上年结转9.78亿元,收入合计1040.68亿元。

市本级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60.07亿元,比上年增加10.99亿元,增长2%加上上解上级支出149.54亿元,补助下级支出235.72亿元,一般债务还本支出39.67亿元,一般债务转贷支出24.01亿元,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2亿元,结转下年9.67亿元,支出合计1040.68亿元。收支平衡。

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主要支出项目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36.1亿元,增长2.74%。主要是保障机关事业单位正常运转,支持各机关单位履行职能。

2国防支出0.94亿元,增长3.92%主要是保障人防工程建设等支出。

3公共安全支出44.8亿元,增长0.89%主要用于公检法司等政法部门正常运转,保障办案、装备、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建设等专项支出。

4教育支出69.25亿元,增长6.2%主要是支持学前及职业教育发展保障教师待遇,支持基础教育学校扩容建设及提质改造、市属高职院校建设等工作。

5科学技术支出33.2亿元,增长23.67%主要是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研发奖补、科技成果转化等投入,支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创新研发机构等建设

6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9.23亿元,增长12.59%主要用于长沙市戏剧艺术中心提质改造,扶持文艺精品创作及文化和旅游消费发展

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2.68亿元,增长2.19%主要是落实人才政策奖励补贴和养老服务补助等政策,支持特殊困难群体兜底保障提标和儿童福利院建设等。

8卫生健康支出19.02亿元,增长2.84%。主要支持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免费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落实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政策保障常态化疫情防控资金需求

9节能环保支出23.6亿元,增长1.65%。主要是支持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进机动车排气污染治理、农村垃圾处置和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等工作。

10城乡社区支出201.89亿元,下降4.22%。主要用于“四精五有”品质城市建设,推动城市更新,安排轨道交通项目资本金,保障芙蓉大道、时代阳光大道、先锋路等项目建设,支持高铁新城会展片区、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等片区建设。

11农林水支出12.74亿元,增长2.07%主要是支持推进乡村振兴,加大农业产业扶持和美丽宜居村庄建设力度

12交通运输支出25.26亿元,增长1.98%。主要用于城市公共交通、城市绿色货运配送、农村及干线公路建设与养护,保障地铁、磁浮营运补贴及公益性乘车补贴等交通补助。

13资源勘探工业信息等支出17.42亿元,增长19.65%主要用于工业企业智能化改造扩面升级,支持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兑现相关政策资金

14商业服务业支出11.02亿元,增长3.63%主要是支持新开国际货运航线、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长沙片区建设、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建设及相关博览展览会。

15金融支出1.24亿元,增长4.65%主要用于设立市级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支持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和数字人民币试点等工作。

16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2.24亿元,增长14.87%。主要是地质灾害防治资金、房产办证处遗补贴增多等。

17住房保障支出4.36亿元,与上年持平。主要是保障棚户区改造配套、公租房等安居工程建设,支持公租房租赁补贴、维修等工作。

18粮油物资储备支出1.22亿元,下降20.35%。主要是湖南粮食集团补贴到期,保障粮食流通等支出。

19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2.91亿元,增长20.5%主要新增租赁直升机常态化备勤及配套服务项目2020年煤矿关闭退出奖补市级配套等支出。

20债务付息支出10.08亿元,增长9.48%。主要是保障政府一般债务利息支出。

21其他支出0.87亿元,下降0.37%。主要用于落实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战略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盘活国有存量资产等。

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1)市本级预备费情况。2021年市本级预算安排预备费5亿元,主要用于疫情防控、应急防汛、自然灾害、救急抢险、年中发生的重大事项及不可预见的政策补贴等。

2)市本级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情况。2020年底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规模为33.44亿元,2021年从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调入一般公共预算32亿元。2021年底从政府性基金结余及一般公共预算执行结余中安排22亿元预算稳定调节基金,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规模为23.44亿元,纳入以后年度预算统筹安排。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

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120亿元,比上年增加26.59亿元,增长2.43%,加上上级补助收入3.5亿元,专项债务转贷收入488.82亿元,上年结转79.11亿元,收入合计1691.43 亿元。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323亿元,剔除抗疫特别国债影响,比上年增加8.96亿元,增长0.97%,加上专项债务还本支出184.79亿元,上解上级支出0.5亿元,调出到一般公共预算132亿元,结转下年51.14亿元,支出合计1691.43亿元。收支平衡。

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576.65亿元,比上年减少25.63亿元,下降4.25%,加上上级补助收入3.09亿元,下级上解收入0.14亿元,专项债务转贷收入426.32亿元,上年结转58.93亿元,收入合计1065.13亿元。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520.1亿元,剔除抗疫特别国债、专项债券影响,比上年减少61.84亿元,下降10.63%,加上上解上级支出0.45亿元,补助下级支出69.4亿元,专项债务还本支出103.85亿元,专项债务转贷支出256.43亿元,调出资金89.91亿元,结转下年24.99亿元,支出合计1065.13亿元。收支平衡。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11.17亿元,比上年减少1.55亿元,下降12.19%,加上上级补助收入0.08亿元,上年结转0.37亿元,收入合计11.62亿元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6.4亿元,比上年减少1.87亿元,下降22.61%加上调出到一般公共预算5.06亿元,结转下年0.16亿元,支出合计11.62亿元。收支平衡。

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9.8亿元,比上年增加0.17亿元,增长1.77%,加上上级补助收入0.08亿元上年结转0.37亿元,收入合计10.25亿元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5.34亿元,比上年减少0.43亿元,下降7.45%加上调出到一般公共预算4.67亿元,补助下级支出0.08亿元,结转下年0.16亿元,支出合计10.25亿元。收支平衡。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全市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290.01亿元(含下级上解收入和上级补助收入,下同),剔除上年度各区县(市)上解历年结余收入,同口径比上年增加38.77亿元,增长15.43%。全市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273.01亿元(含上解上级支出和补助下级支出,下同),同口径比上年增加48.24亿元,增长21.46%。年末滚存结余365.64亿元。

市本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222.71亿元,比上年增加98.25亿元,增长78.94%市本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208.77亿元,比上年增加94.33亿元,增长82.43%收支增长较快主要原因是医保基金市级统筹导致市本级收支增加。年末滚存结余315.5亿元。

分险种来看,全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26.74亿元,支出22.07亿元,滚存结余43.11亿元;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收入53.33亿元,支出55.32亿元,滚存结余5.58亿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136.1亿元,支出113.2亿元,滚存结余251.6亿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43.47亿元,支出48.37亿元,滚存结余22.63亿元;工伤保险基金收入16.06亿元,支出18.18亿元,滚存结余11.33亿元;失业保险基金收入14.31亿元,支出15.87亿元,滚存结余31.39亿元。

(五)地方政府债务情况

经省人民政府批准,省财政厅下达我市2021年新增政府债务限额332.24亿元(预计全市2021年政府债务限额2555.27亿元),其中新增一般债务限额28.21亿元、新增专项债务限额304.03亿元。市本级新增政府债务限额75.23亿元(预计市本级2021年政府债务限额1297.88亿元),其中新增一般债务限额9.19亿元、新增专项债务限额66.04亿元。

根据上述限额,2021年全市发行新增债券332.24亿元(其中新增一般债券28.21亿元、新增专项债券304.03亿元),再融资债券242.94亿元,共计575.18亿元。市本级发行新增债券75.23亿元(其中新增一般债券9.19亿元、新增专项债券66.04亿元),再融资债券143.52亿元,共计218.75亿元。预计至2021年底,全市政府债务余额2554.82亿元,市本级政府债务余额1297.7亿元,均控制在核定的政府债务限额内。

二、人大预算决议和财政重点工作落实情况

2021年,全市各级财政部门坚决贯彻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认真落实市人大预算决议和审议意见要求,全力以赴抓收入、保重点、推改革、防风险,有力服务了全市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

(一)全力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着力强化财力保障和政策支持。大力支持先进制造业发展。投入工业发展专项资金5.92亿元,推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大力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安排工程机械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资金0.5亿元。聚焦优势特色产业链,安排人工智能等产业链资金1.3亿元。投入资金1.4亿元,引导和支持企业智能化改造,兑现工业企业技术改造贷款贴息政策大力支持科技创新。投入科技发展专项资金6.08亿元,支持科技创新创业平台建设、高企培育和重点研发项目等。设立投资规模3亿元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安排资金3亿元设立大科城建设发展专项资金,引导社会资本流向科技创新创业领域大力支持扩大对外开放投入开放型经济发展专项资金2.56亿元,推动扩大利用外资和促进全市外经外贸发展。投入国际通道建设资金7.48亿元,支持中欧班列(长沙)和国际货运航线发展。投入资金0.34亿元,支持中国(湖南自贸试验区长沙片区建设,推动打造对外开放新平台。

(二)提质增效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着力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财源建设工程。制定《长沙市财源建设工程实施方案》及相关配套文件,开展财源建设“2552”专项行动。探索建立园区亩均税收评价和应用机制,强化建筑项目全业务流程涉税监管。推进城镇土地使用税政策调整,组织开展2016年以来的建安房地产、采矿、水利建设等领域相关财税信息采集,变数据资源为治税效能。坚决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据初步统计2021新增减税降费107.15亿元,其中:2021年新出台政策减税降费54.59亿元,展期实施政策减税降费45.07亿元;2020年年中出台政策在2021年翘尾新增减税降费4.44亿元;社保降费3.05亿元。优化政府采购营商环境制定促进政府采购提速增效相关制度,全面取消各项交易费用、首推零成本投标,建立政府采购预付款制度,率先全省实行在线投诉,切切实实为中小企业降成本、增便利,获得国家发改委推荐强化财政金融协同联动。积极筹建市级金融控股公司,整合市属金融资产资源。成功组建市级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开展免收担保费暖冬行动惠及500余家小微企业。投入0.2亿元支持企业上市,顺利完成0.4亿元数字人民币红包发放及市本级6家试点单位数字人民币工资代发工作。

(三)积极支持城市品质提升,着力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支持提升五区功能品质建设四精五有品质城市。支持完善城市功能。投入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资金8亿元,推动湘江东岸防洪堤、芙蓉路城市快改路等城市基础设施功能完善。投入资金8.1亿元支持三一大道-岳麓大道“十六纵横”项目提质改造。统筹各类资金24亿元,助推全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支持优化人居环境。投入资金1.8亿元,用于老旧小区改造奖补。安排资金1亿元,设立城市更新奖补专项。投入项目资本金4亿元,增强城市更新市场融资能力和提高融资规模。投入资金0.2亿元,支持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投入资金4亿元支持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率先全省签订长沙、湘潭、岳阳间湘江流域市州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投入资金17.2亿元,用于垃圾分类处置,保障市政(道路)、园林、环卫维护等项目支出支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投入农业农村相关资金19.96亿元,筹措乡村振兴示范市建设资金3亿元,完善多元化筹资机制,除一般公共预算外,从土地出让收入和地方政府债券统筹资金支持农业农村发展。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引导和撬动金融、社会资本投向三农领域全市涉农融资担保余额6.22亿元

(四)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提升民生保障水平。全市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例达75%全力服务疫情防控。投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专项资金15.49亿元,支持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改扩建、疾控中心标准化建设、核酸检测方舱建设及新冠病毒疫苗接种、重点人群核酸检测等。促进居民就业。投入就业资金2.88亿元,支持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发放稳岗返还资金2.3亿元。发放各类创业补贴0.18亿元,扶持创新创业带动就业项目。提取职业技能专账资金10.2亿元,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投入各类人才奖补资金6.2亿元,为引才育才用才留才提供有力支撑。推动教育质量提升。投入资金12.33亿元,支持优化调整中小学布局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扩充义务教育学位。投入学前教育专项经费2.7亿元,促进公办幼儿园建设和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投入资金0.95亿元保障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加大学生资助力度,投入学生资助项目资金17.32亿元。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投入城乡居民养老补助资金2.4亿元,推动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实现“17连调。率先全省启动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加发工作,投入0.4亿元65岁以上老人每月加发基础养老金5-20元。城乡居民医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分别提高至每人每年580元、74元。强化公共文化服务。投入资金0.6亿元支持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纪念馆、美术馆等场所免费开放。投入资金0.27亿元,助力建设社区智慧健身中心、健身步道等惠民设施。投入资金0.6亿元,支持打造《半条红军被》《万里长沙》等文艺精品。

(五)切实提高财政运行质量和效益,着力加强现代财政制度建设不断规范财政运行管理,进一步释放财政改革活力,长沙财政管理工作连续两年获得国务院真抓实干督查激励。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压减公用经费1.41亿元,建立健全专项资金清理常态化机制,部门预算项目支出较上年压减5%,核减部门预算项目支出4.36亿元。大力盘活存量资金、资产、资源,全市实现盘活三资收入285.8亿元。持续深化财政管理。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上线运行,进一步规范财政预算管理业务流程、管理要素,实现财政资金从预算安排到使用的跟踪监控。不断完善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资产管理机制,推动全过程公开透明、控制有效。纵深推进财政改革。建立地方预算执行动态监控同预算编制、国有资产管理、政府采购、财政监督等业务融合机制对区县(市)财政三保等重点支出实行预算编制事前审核。建立健全费用类评审体系,实行项目进窗预审制,全力清理积压项目,推动财政评审提速增效。深入推进国库集中支付“放管服”改革,实现支付时长控制在24小时之内。加强政府债务管理。建立健全动态监测、风险预警、集中约谈等制度,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加强政银企对接,优化债务结构,实现降本增效。强化数据变动审核,多渠道筹措资金,有力有序化解存量债务。争取新增政府债券资金332.24亿元,有力保障了黄花机场改扩建、高铁西站等省市重点项目建设。强化预算绩效管理。391个项目进行重点绩效评价,涉及部门单位125家,评价资金350.41亿元。不断拓展评价范围,对债券资金、社保基金、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以及政府产业投资基金等实施绩效评价。加强财政监督管理。全面清查全市349家预算单位银行账户,撤销账户92个,收资金0.44亿元。严格落实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向人大报告制度,制定国有资产配置管理规定,扎实做好国有资产评估核准、专项清查等工作。

同时,预算执行和财政工作中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是:近年来财政减收因素很多,各种支出却在刚性增长,财政收支剪刀差不断扩大,财政面临较大平衡压力;少数部门和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理念有待进一步加强,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质量有待提升;预算的刚性约束力有待进一步增强执行的质量和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等等。对此,我们高度重视,切实采取措施逐步加以改进和解决。

三、2022年全市和市本级预算草案

2022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做好财政工作意义重大。全市财政部门将切实提高政治站位,认清形势、研判走势、把握大势,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扎实做好财政工作,全力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

(一)2022年财政收支形势分析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长沙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迎来了国家战略和强省会战略的多重叠加。随着中央和省支持的持续加力,融入新发展格局带来系列发展红利,长沙发展将迎来新一轮利好。同时,国际环境日趋复杂,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经济稳定恢复的基础还不牢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仍然艰巨。

从财政收入看,随着经济进一步恢复常态,财政收入将继续保持恢复性增长。但受经济形势、税源结构、减收政策以及收入基数等因素影响,全市增收形势十分严峻,中低速增长将保持常态,实际可用财力总量增幅有限。从财政支出看,各领域资金需求加大,打造三个高地、推进长株潭一体化建设以及乡村振兴、污染防治、教育科技、债务还本付息等重点和刚性支出都需加强保障。总体来看,2022年财政收支形势十分严峻,预算平衡难度进一步加大必须加强财政资源统筹,大力优化支出结构,精打细算、节用裕民,完善资金分配和使用机制,切实增强财政可持续性。

(二)指导思想

根据预算编制要求,2022年我市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是:以足彩app哪个是正规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以及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市第十四次党代会决策部署,纵深推进强省会战略,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推动积极的财政政策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保证财政支出强度,加快支出进度,努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全力服务和保障现代化新长沙建设

(三)基本原则

——坚持财力统筹,服务战略重点。加大财政资源统筹力度,着力保障三保和债务还本付息等刚性支出;保障三个高地建设、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等重点领域支出;保障市委、市政府部署的抓好“五区”建设、打造“四个中心”、推进“五个十大”项目建设等重大政策、重点工程和重要改革支出。

——坚持过紧日子,优化支出结构。坚持把过紧日子作为长期方针,勤俭办一切事情,锱铢必较、厉行节约。下更大力气优化支出结构,把严把紧预算支出关口,严格审核新增支出,大力削减取消低效无效支出,深入挖掘节支潜力。

——坚持改革创新,提升财政效能。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建立健全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完善支出标准体系。加强中期财政规划管理强化中期财政规划对年度预算的约束,推动开展事前绩效评估和财政承受能力评估。

——坚持结果导向,强化绩效管理。加快建立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不断完善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挂钩机制把绩效管理理念和方法贯穿财源建设全过程,将财税贡献作为安排产业资金的重要政策目标。

——坚持底线思维,兜牢风险防线。牢固树立风险意识和底线思维,在复杂形势下高度重视防范化解风险工作,着力抓实化解政府债务风险工作,有效防范财政领域各类风险,做到居安思危、防患未然。

(四)2022年主要支出政策

2022年预算安排紧紧围绕全市发展大局和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强化财政政策功能,发挥财政资金作用。

1.支持打造三个高地坚持把服务三个高地建设作为财政工作的重中之重,财政政策和资金向三个高地领域聚焦倾斜。支持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加大财政资源统筹力度,更好发挥政府性投资基金投资”“引导双重功能,支持做强优势产业、做优新兴产业、做大未来产业,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支持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坚持把科技作为财政支出重点领域,聚焦战略需求优化支出结构。落实政府采购、资产管理和金融等支持科技创新政策。充分发挥财政专项资金作用,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支持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加大财政投入,创新支持方式,推动中国(湖南自贸试验区长沙片区建设,进一步畅通国际物流通道,推动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

2.支持实施强省会战略。主动对标强省会战略重点任务,明确政策和资金支持方向,推动强省会战略落地见效。支持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推动做大与国家中心城市发展相适应的城市能级、空间容量和人口规模,为长沙在“中部地区崛起”和“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中担当重要支撑提供坚实保障。支持打造国家综合交通枢纽。推动建设区域性国际航空枢纽、对接“一带一路”国际铁路枢纽、全国内河主枢纽港口,助力打造中欧班列(长沙)集结中心,支持拓展长沙四小时航空经济圈。支持建设国际文化创意中心和世界文化旅游目的地。支持争创国家版权示范城市、建设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助力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创建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支持培育一批国际化商圈、特色商业街区。

3.支持打造城市发展新格局。助力打造全国重要增长极,推动提升城市品质。支持长株潭都市圈建设。继续发挥财税政策作用,加大对交通、产业等领域重大项目支持力度,推动长株潭都市圈一体化发展。支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推动城镇老旧小区、城中村改造,做好棚改危改后续工作,改善群众生活品质。支持住房租赁市场发展,降低租赁住房税费负担。提升五区功能品质。支持做大城区、做强园区、做优片区、做实县区、做靓社区(村),强化“五区”规划建设的财力保障和政策支持。

4.支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强化财税政策支持和引导,不断释放经济增长的内需潜力稳定和扩大居民消费。加大财税调节力度,着力优化收入分配结构,逐步改善城乡、区域、不同群体间分配关系。支持健全教育、养老、医疗、育幼等政策体系,提升社会整体消费能力和意愿。积极拓展投资空间。用好基建投资、政府债券等资金,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支持农业农村、交通物流、水利救灾等重点领域补短板,推进两新一重等重大工程建设。

5.支持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大力支持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市。持续加大农业农村投入。着力完善支农政策体系,多渠道、多领域筹措涉农资金,土地出让收入优先支持乡村振兴。支持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加大农业科研投入,支持农产品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发展农业特色产业。支持打造现代农业+”新模式,发展都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坚决保障粮食安全。支持耕地质量保护和地力提升,继续实施粮食补贴和种粮奖励,推动农业保险向保价格、保收入转变,有效防范自然灾害和市场变动的双重风险。

6.支持民生事业发展。全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共同富裕上走在前列加大投入。优先足额安排民生支出,不折不扣兑现中央、省、市出台的重大民生政策。完善机制。坚持把加大投入与完善制度有机结合起来,织密扎牢民生保障网,更加注重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集中财力解决老百姓急难愁盼问题。更可持续。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既注重满足当前迫切的民生需要,又统筹考虑财政的可持续支撑能力,既注重面上的民生普惠,又注重点上的精准发力,确保民生支出与经济发展相协调、与财力状况相匹配。

7.支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着力推动绿色发展。支持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推进生产方式绿色转型,优化升级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用地结构,积极培育壮大绿色产业和循环经济。进一步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增加可再生、清洁能源供给。推进重点生态保护修复。支持林长制改革试点示范工作,积极拓宽资金来源,促进森林资源总量、质量效益、管理水平提升。优化财政资金投入,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全力支持国家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建设。

2022年收入预计和支出安排

1.一般公共预算

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96亿元,比上年增加96亿元,增长8%;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475亿元,比上年增加93.97亿元,增长6.8%

市本级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13.4亿元,比上年增加38.21亿元,增长8.02%加上上级补助收入232亿元,下级上解收入102亿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3亿元,从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等调入19.42亿元,上年结转9.67亿元,收入合计899.49亿元。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21亿元,比上年增加33.21亿元,增长6.81%加上上解上级支出144.17亿元,补助下级支出233.6亿元,结转下年0.72亿元,支出合计899.49亿元。

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主要项目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32.9亿元,增长6.49%。主要是支持提升机关事业单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推进城市超级大脑、政务云等新型智慧城市项目建设。

2国防支出0.33亿元,增长7.95%。主要用于人防工程建设。

3公共安全支出39.64亿元,增长8.57%。主要是保障公检法司等政法部门正常运转,支持智能交通三期续建、智慧司法信息化等项目建设。

4教育支出66.56亿元,增长14.56%主要保障教师待遇,支持市直高中学校建设、市属高职院校建设基础教育学校扩容建设提质改造等

5科学技术支出29.56亿元,增长12.53%。主要用于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推动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岳麓山大科城建设

6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8.83亿元,增长10.33%主要是加大对文化和旅游消费发展以及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投入

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2.19亿元,增长6.5%主要是保障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创业人才奖励补贴发放,落实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补助政策,支持各项民政事业和退役军人事务发展

8卫生健康支出20.25亿元,增长7.84%主要是保障新冠病毒疫苗接种、重点人群核酸检测费用结算支出,推进健康长沙建设PPP项目、智慧医疗建设项目。

9节能环保支出17.12亿元,增长15.64%。主要是区县(市)生态环境分局上划后,人员基本支出、环境监测监察支出等相应增加。

10城乡社区支出167.28亿元,增长2.84%。主要是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增加老旧小区改造等资金。

11农林水支出20.19亿元,增长1.16%主要用于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市,加大对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和美丽宜居村庄建设投入,支持推进乡村振兴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等工作。

12交通运输支出20.56亿元,增长5.35%主要是支持水运建设、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干线公路建设与养护等工作。

13资源勘探工业信息等支出15.01亿元,增长19.15%主要落实大飞机产业政策、先进制造产业政策以及五好园区扶持政策等。

14商业服务业支出15.56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主要支持开放型经济商贸产业会展产业发展,推动中国(湖南)自贸试验区长沙片区国际通道建设

15金融支出0.54亿元,增长9.36%主要是整合市属国有金融资产、市产业投资基金对外投资等。

16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3.9亿元,增长0.77%。主要用于自然资源和规划事务、地质灾害综合防治等工作。

17住房保障支出3.58亿元,增长6.68%。主要用于住房租赁市场建设奖补,公租房等安居工程建设。

18粮油物资储备支出0.99亿元,增长6.57%。主要是支持粮油储备、粮食流通等工作。

19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2.31亿元,增长7.08%主要是保障消防事务、自然灾害防治、综合风险普查、安全生产监管、应急能力建设及应急救援等支出。

20债务付息支出12.9亿元,增长3.22%。主要是政府一般债务利息支出。

21)预备费6亿元,增长6.19%。主要用于应对年中发生的不可预见的重大事项。

22其他支出4.8亿元,增长6.64%。主要是保障重大战略任务支出

2.政府性基金预算

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962.8亿元,比上年减少157.2亿元,下降14.04%。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932.62亿元,比上年增加27.63亿元,增长3.05%

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462.1亿元,比上年减少114.55亿元,下降19.86%加上上级补助收入4.38亿元,下级上解收入0.14亿元,上年结转24.99亿元,收入合计491.61亿元。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431.79亿元,比上年增加35.69亿元,增长9.01%加上补助下级支出58.82亿元,上解上级支出0.45亿元,结转下年0.55亿元,支出合计491.61亿元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10.86亿元,比上年减少0.31亿元,下降2.78%加上上级补助收入0.23亿元,上年结转0.16亿元,收入合计11.25亿元;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5.49亿元,比上年减少0.89亿元,下降13.95%加上到一般公共预算5.49亿元,结转下年0.27亿元,支出合计11.25亿元。

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8.85亿元,比上年减少0.95亿元,下降9.7 %加上上级补助收入0.23亿元,上年结转0.16亿元,收入合计9.24亿元。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4.32亿元,比上年减少1.04亿元,下降19.4%加上调出到一般公共预算4.42亿元,补助下级支出0.23亿元,结转下年0.27亿元,支出合计9.24亿元。

4.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全市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304.39亿元,比上年增加14.38亿元,增长4.96%;全市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295.98亿元,比上年增加33.49亿元,增长12.76%。年末滚存结余374.05亿元。

市本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227.78亿元,比上年增加5.06亿元,增长2.27%。市本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223.97亿元,比上年增加39.5亿元,增长21.41%,主要原因是结算2021年度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及重点人群核酸检测费用。本年结余3.8亿元,年末滚存结余319.3亿元。

分险种来看,全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28.09亿元,支出23.52亿元,滚存结余47.68亿元;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收入59.96亿元,支出61.36亿元,滚存结余4.18亿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138.59亿元,支出125.77亿元,滚存结余264.43亿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46.78亿元,支出51.5亿元,滚存结余17.91亿元;工伤保险基金收入16.77亿元,支出18.36亿元,滚存结余9.74亿元;失业保险基金收入14.2亿元,支出15.47亿元,滚存结余30.11亿元。

需要说明的是,区县(市)预算由各人民政府编制,报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本报告中全市收入预计数和支出安排数均为市财政初步汇总数。

四、扎实做好2022年财政改革发展工作

2022年,全市财政部门深入贯彻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严格执行预算法及其实施条例,认真落实市人大审查意见和决议决定,扎实做好财政改革发展各项工作,为实施强省会战略提供强有力的财政保障

(一)着力聚财,促进财政收入高质量发展。加力培育财源。大力实施财源建设工程,着力做好重点产业税收提升,支持重点产业补链延链,推进产业发展与税收贡献相匹配。做大做强骨干税源,培育新兴财源和后续财源。做好对口企业帮扶,壮大税源企业数量和规模提高企业创税能力。严格收入征管。不折不扣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坚决把该减的税减到位,把该降的费降到位。建立科学有效、精准有序的财政收入组织工作机制加强财税综合治税平台建设,强化部门协同共治。加大挖潜增收力度,堵塞税费征管漏洞,推动财税征管质量和效率不断提高。拓宽增收渠道。把握好国家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湖南省实施强省会战略等重大机遇,加强统筹谋划,做好项目储备、申报,充分利用国家和省释放的政策红利,最大限度向上争取资金和政策支持。坚持持续向内挖潜,扩大存量资金清理范围,推进政府性资源资产市场化交易,千方百计增加可用财力。

(二)严格管财,推动财政资金提质增效。加强全口径预算管理。完善综合预算管理体系,深入推进政府四本预算统编、统批、统管,实现收入一个盘子管理,支出一个口子统筹使用。强化预算约束和执行监控、分析,严格执行人大批准的预算,加快预算资金下达,严控预算调剂追加,持续规范财政专户管理。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全面推进零基预算改革,完善先入项目库,再安排预算的管理模式。对预算单位资金使用、区县(市)财政运行情况进行动态分析和数据挖掘,规范财政运行,进一步优化转移支付分配办法健全财政资金直达机制。着力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压实绩效管理责任,积极拓展绩效管理领域,推动绩效目标全面覆盖,不断促进绩效评价提质增效,切实强化绩效评价结果应用,进一步完善与审计等部门绩效联动机制。探索事前绩效评估,对新增重大政策和项目开展事前绩效评估试点工作。

(三)精准用财,强化重大任务财力保障。聚焦强统筹依法依规将部门各类收入纳入预算管理强化跨部门支出政策协调,在产业发展等领域推广资金统筹整合。加大存量资金与新增预算、结转资金与年度预算、部门资金与预算拨款统筹力度,多渠道筹措资金解决部门增支需求聚焦保重点严格执行预算支出标准,优化财政资源配置,切实保障好重点领域支出,确保重大专项资金和化债资金按要求到位。聚焦优投入发挥财政资金引领作用,注重运用股权投资、以奖代补、后奖补等方式,积极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政府购买服务、贷款贴息等模式,撬动更多社会资本、金融资金、市场资源助力全市经济发展。

(四)科学理财持续提升财政管理效能管好用好债券资金。围绕省、市重大决策部署,按照“资金跟着项目走”原则,扎实做好项目储备,加快债券发行使用进度,加强债券资金“借用管还”全生命周期管理,完善专项债券项目绩效评价机制,充分发挥债券资金对稳投资、扩内需、补短板的重要拉动作用。筑牢三保底线。进一步完善区县(市)财政三保等重点支出预算编制事前审核机制,确保三保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优先顺序并足额保障。开展县级财政保障能力评价,加强摸排分析,做好库款调度,确保三保不出现风险。推进阳光财政建设。严格执行预算法等有关法律规定,围绕建立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深入推进预决算公开工作,主动接受社会监督。着力加强财政干部队伍建设,持续提升财政干部队伍法治素养,确保财政事业始终在法治轨道上推进。

新的一年,市财政局将主动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积极配合市人大加强预算审查监督的相关改革工作,认真落实市人大有关预算决算的决议和审议意见,及时报告落实举措和进展情况,主动向市人大报告国有资产、预算绩效、政府债务管理等重大改革工作,强化审计问题整改落实,不断提高预算管理水平。我们将认真听取代表委员意见,及时回应代表委员关切,进一步做好加强日常沟通交流、优化预算报告和草案编制、提高建议提案办理质量等工作,全力支持和服务代表委员依法履职。

各位代表,奋斗路正长、行者方致远。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足彩app哪个是正规的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足彩app哪个是正规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心、保持定力,攻坚克难、勇毅前行,全面建设现代化新长沙,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