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30 10:00:00来源:长沙市财政局
关于2023年全市和市本级预算执行情况
与2024年全市和市本级预算草案的报告?
2024年1月11日在长沙市第十六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长沙市财政局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将2023年全市和市本级预算执行情况与2024年全市和市本级预算草案,提请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并请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2023年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全市财政部门坚持以足彩app哪个是正规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指导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聚焦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以超常规决心和力度应对超预期减收增支压力,加力提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市财政运行总体平稳,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较好。
(一)预算收支执行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
2023年全市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27.07亿元,比上年增加25.07亿元,增长2.1%,剔除增值税留抵退税等因素影响,同口径增长7.03%;加上上级补助收入388.04亿元,一般债务转贷收入158.45亿元(含再融资债务,下同),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30.07亿元,调入资金205.54亿元,上年结转50.68亿元,收入合计2059.85亿元。全市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626.83亿元,增长3.87%;加上上解上级支出228.11亿元,一般债务还本支出128.48亿元,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7.38亿元,结转下年69.05亿元,支出合计2059.85亿元。收支平衡。
市本级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22.54亿元,同口径增长1.41%;加上上级补助收入307.2亿元,下级上解收入124.83亿元,一般债务转贷收入142.97亿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3亿元,调入资金84.86亿元,上年结转10.67亿元,收入合计1216.07亿元。市本级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61.9亿元,增长4.98%;加上上解上级支出195.34亿元,补助下级支出309亿元,一般债务转贷支出78.47亿元,一般债务还本支出49.8亿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5亿元,结转下年16.56亿元,支出合计1216.07亿元。收支平衡。
市本级主要支出项目具体情况是:一般公共服务支出37.16亿元,增长2.51%;教育支出72.38亿元,增长1.91%;科学技术支出44.41亿元,增长6.3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4.36亿元,增长1.78%;卫生健康支出28.78亿元,增长41.72%;农林水支出15.43亿元,增长6.43%。
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1)市本级预备费情况。2023年市本级预算安排预备费9亿元,主要用于防汛抗旱、应急抢险、自然灾害等难以预见的开支。
(2)市本级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情况。2023年底从政府性基金结余及一般公共预算结余中安排5亿元用于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规模达到5.44亿元,纳入以后年度预算统筹安排。
(3)市本级“三公”经费支出情况。强化“三公”经费执行监控,市本级“三公”经费支出0.7亿元,较年初预算节约0.56亿元。
2.政府性基金预算
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902.83亿元,下降18.78%;加上上级补助收入10.41亿元,专项债务转贷收入254.1亿元(含再融资债务,下同),上年结转143.07亿元,收入合计1310.41亿元。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012.86亿元,下降19.75%;加上上解上级支出0.35亿元,专项债务还本支出104.96亿元,调出到一般公共预算109.85亿元,结转下年82.39亿元,支出合计1310.41亿元。收支平衡。
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444.31亿元,同口径下降24.49%;加上上级补助收入9.37亿元,下级上解收入0.25亿元,专项债务转贷收入217.87亿元,上年结转57.22亿元,收入合计729.02亿元。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315.21亿元,下降31.15%;加上上解上级支出0.28亿元,补助下级支出99.61亿元,专项债务转贷支出123.88亿元,专项债务还本支出81.46亿元,调出资金45亿元,结转下年63.58亿元,支出合计729.02亿元。收支平衡。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13.54亿元,增长14.65%;加上上级补助收入0.23亿元,上年结转1.74亿元,收入合计15.51亿元。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5.38亿元,增长6.11%;加上调出资金9.55亿元,结转下年0.58亿元,支出合计15.51亿元。收支平衡。
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8.13亿元,下降16.79%;加上上级补助收入0.22亿元,上年结转1.63亿元,收入合计9.98亿元。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3.67亿元,下降1.07%;加上调出资金5.8亿元,补助下级支出0.22亿元,结转下年0.29亿元,支出合计9.98亿元。收支平衡。
4.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全市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362.83亿元(含下级上解收入和上级补助收入,下同),增长5.18%。全市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291.13亿元(含上解上级支出和补助下级支出,下同),增长6.24%。年末滚存结余513.54亿元。
市本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289.47亿元,增长6.74%。市本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222.31亿元,增长7.66%。年末滚存结余454.88亿元。
分险种来看,全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31.59亿元,支出26.39亿元,滚存结余54.7亿元;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收入61.67亿元,支出59.79亿元,滚存结余7.86亿元;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199.73亿元,支出134.91亿元,滚存结余395.43亿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47.31亿元,支出47.74亿元,滚存结余41.52亿元;工伤保险基金收入22.53亿元,支出22.3亿元,滚存结余14.03亿元。
5.地方政府债务情况
2023年全市发行新增政府债券198.76亿元(一般债券29.97亿元、专项债券168.79亿元),再融资债券213.79亿元,合计412.55亿元,平均期限12.36年,平均利率2.86%。截至2023年底,全市政府债务余额3050.04亿元,控制在省核定的政府债务限额内,风险总体可控。
2023年市本级发行新增政府债券41.56亿元(一般债券14.7亿元、专项债券26.86亿元),再融资债券116.93亿元,合计158.48亿元,平均期限20.07年,平均利率2.79%。截至2023年底,市本级政府债务余额1394.38亿元,控制在省核定的政府债务限额内,风险总体可控。
(二)财政政策及重点领域支出成效
坚持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保证支出强度、加快支出进度,优化支出结构、提高资金效益,有力推动经济总体回升向好,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1.加强财政资源统筹,支持打造“三个高地”。强化政策资金统筹协同,着力支持打造“三个高地”,推进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建设,抢占发展制高点。支持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投入资金32.2亿元,推动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落实,助力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推动长沙获批首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获得中央财政定额奖励1.5亿元。支持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持续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投入资金8.6亿元,全力支持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对接融合。加快推进省“4+4科创工程”在长项目建设,推动创新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创新财政投入方式,构建“基金+风补+担保”的财政金融服务体系,赋能科技创新发展。支持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投入资金13.5亿元,支持中欧班列(长沙)运营发展、国际货运航线建设、跨境电商等,稳定拓展对外开放通道,支持开放型经济发展。加快推进湖南自贸区长沙片区高标准建设、高质量发展,推出财税政策“升级版”,支持平台提质、改革创新。
2.落实积极财政政策,促进经济回升向好。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对经济发展的引导作用,积极财政政策加力提效,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扩大有效投资。统筹各类资金350亿元,保障全市重大项目建设,支持基础设施补短板,助力稳增长、扩投资。建立专项债券为主的多元融资模式,用好用活专项债券资金,并与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做好衔接,大力支持交通、生态环保、市政和产业园区等重点领域。支持提振消费。支持开展汽车促消费活动,省市区累计投入资金1.1亿元,挖掘消费潜力。统筹资金0.8亿元,支持优化房地产调控政策,采取发放购房补贴、契税补贴等措施,支持人才购房落户和城乡居民合理住房消费需求。支持发放文旅体消费券、“城市嗨卡”,以财政“小投入”撬动民众“大消费”。助力市场主体。坚决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全市办理出口退(免)税156.68亿元,新增减税降费超230亿元。推行政府采购信用评价,进一步营造公平透明、便捷高效的政府采购营商环境。大力推行政府采购合同线上融资,发放融资款项4.6亿元。健全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累计支持3100余户小微、“三农”等市场主体获得贷款37亿元。完成市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补偿基金、高新技术企业信贷风险补偿资金等整合,累计带动普惠信贷资金337.49亿元。
3.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打造宜居幸福城市。统筹各类资源支持优化空间布局,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支持完善交通体系。建立健全预算内基建资金、地方政府债券资金与财政专项资金协同安排机制,统筹资金86亿元,重点支持轨道交通、暮坪湘江特大桥、湘雅路过江通道、湘府东路东延、昭云大道、红旗路南延线等重大交通项目建设,加快推进长株潭一体化发展。成功入选2023年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支持地区,获得中央奖补资金8亿元。支持改善人居环境。安排城市管理资金25.6亿元,推进“百街千巷”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城市精致管理水平。大力支持实施城市有机更新,推动改造重点片区14个、老旧小区508个、棚户区1690户。筹措资金1亿元支持具有长沙特色的林业产业发展,支持打通“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双向转换通道。支持推进乡村振兴。持续加大一般公共预算对乡村振兴的投入力度,投入资金27.5亿元,支持补齐农田水利设施短板、扶持农业产业发展、推进农村生态环境改善、提升农村社会保障水平。积极拓宽财政资金筹措渠道,稳步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的比例。安排资金1亿元参与设立湖南乡村振兴产业引导基金,撬动社会资本投入“三农”领域。
4.扎实做好民生保障,办好重点民生实事。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民生支出占比稳定在75%以上。着力落实民生政策。城乡低保、残疾人“两项补贴”、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等得到充分保障,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助水平分别提高至253元/人、640元/人。投入资金22.5亿元,支持全市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新增学位7.66万个。投入资金28亿元,支持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深化医卫改革、健康民生保障等,提升公共卫生服务供给水平。着力办好民生实事。积极筹措各类就业资金10亿元,全力支持稳就业促就业,城镇新增就业15.3万人。安排资金0.8亿元,支持实施小区治理和既有小区安装电梯,惠及居民22万多户。安排资金2.6亿元,支持农村公路和桥梁新改建以及实施安防工程、养护工程等。投入资金1820万元推进新改建停车场、增加停车位15万个,投入资金2250万元支持建设室外运动场、智慧社区健身中心。着力完善民生制度。完善常态化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建立资金拨付绿色通道,确保各项民生资金快速下达基层,直接惠企利民。制定出台小农水资金管理实施细则、健全“三保”资金动态监控规则,确保资金安全规范使用。支持出台《长沙市最低生活保障办法》《长沙市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办法》,改革完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制度。
(三)落实市人大预算决议和财政管理改革情况
认真贯彻落实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关决议和审议意见,坚持向改革要活力、向管理要效益,健全现代预算制度,不断提升财政治理效能。长沙财政工作连续多年荣获省政府真抓实干督查激励。
1.财政管理提质提档。深入开展“绩效管理提升年”行动,着力固底板、锻长板、补短板。夯实管理基础。充分发挥财政评审职能作用,率先全国发布工程类、财务费用类评审操作规程,单个项目评审时长平均压缩20.5天。创新开展预算收支执行、库款运行情况同步分析工作,持续提升财政管理水平。加强政府性投资项目资金“双控”管理,确保资金专款专用、随到随付。实现县级“三保”预算编制事前审核全覆盖,每月定期调度区县(市)财政运行和“三保”预算执行情况,切实兜牢“三保”底线。强化监督效力。聚焦惠农补贴资金等重点领域开展监督,扎实推进代理记账行业秩序整顿。实施预算单位银行账户穿透式监管,全面清理历年财政往来款项账务,确保暂付款不新增。进一步加强预决算、政府债务、资金绩效等财政信息公开,不断细化和完善公开机制,长沙市本级预决算公开排名全省第一。高质量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158件,连续多年获评办理工作先进单位。加强风险防范。压紧压实化债主体责任,统筹盘活存量资金资产资源,多措并举筹措资金,超额完成年度化债任务,累计化解金额超过锁定总量的60%。建立全口径债务风险月报告制度,出台《关于强化硬性约束严控债务风险的若干措施》,强化国有企业债务管理和经营管控。积极采取措施优化债务结构,全市国有企业融资成本明显下降。
2.绩效管理拓面拓展。将“大绩效”管理理念和方法融入财政管理的全过程各领域,致力打造绩效管理闭环。强化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推进事前绩效评估,选取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等重大政策和项目开展事前绩效评估。提高绩效目标编制质量,完善绩效运行监控纠偏机制,对市本级273项部门整体支出、项目支出、财政政策等实施重点绩效评价,评价范围覆盖四本预算,评价资金251.7亿元。完善预算安排与预算绩效挂钩的动态调整机制,对绩效不佳的项目经费预算和政策予以压减、调整。强化全流程政府采购监管。制定政府采购项目需求管理制度,编制采购需求文书范本,加强政府采购源头管理,提高政府采购资金的使用效益。对预算200万元以上的货物类、500万元以上的服务类项目开展前置检查,推动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监管。强化全周期专项债券项目管理。探索实施政府专项债券项目运营期穿透式监测,逐步建立贯穿专项债券项目“借、用、管、还”全生命周期的监管体系,提高专项债券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切实保障资金安全、规范、高效使用。
3.财政改革走深走实。坚持问题导向,纵深推进财政改革,落实健全现代预算制度各项任务。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深化零基预算改革,打破支出固化格局,做到该保必保、该减必减。完善预算编审流程体系,预算编制向政府性基金预算拓展延伸,全面、细致反映收支情况。调整优化市与区、园区、片区财政体制,巩固湘江新区、望城区体制调整成果。深化财政“放管服”改革。深入实施电子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改革,实现非税收入全流程电子化收缴。推行政府采购资格承诺制,全面实施政府采购电子化交易,实现所有政府采购方式的全流程电子化。着力完善资产调剂共享机制,将除房屋土地车辆以外的批量账面原值100万元以下的资产划拨、转让、报废事项,下放至各主管部门审批,有效提升资产处置工作效率。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深入开展国有“三资”清查、处置与管理改革,大力推进国有资源资产化、国有资产证券化、国有资金杠杆化,财政资源统筹能力持续提高。启动开展国有金融资本运营评价工作,摸清我市国有金融资产底数。设立注册资本300亿元的市产业发展母基金等,基金矩阵初步建成,基本覆盖全市13个园区、17条产业链。
总的来看,2023年财政改革发展各项工作取得新的进展,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这是足彩app哪个是正规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以及代表委员监督指导的结果,是全市上下团结拼搏、共同努力的结果。
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当前财政工作还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主要是:财政稳定增收难度加大,预算收支平衡难度加大,债务风险防控难度加大,等等。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积极采取措施加以改进和解决。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2024年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积极进取,不断巩固稳中向好的基础,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政策工具创新和协调配合。省委提出统筹好稳和进、立和破等“十个统筹”,市委提出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这一新时代的硬道理等“五个着力”,为我市经济运行持续回升向好提供有力支撑。同时,需要克服一些困难和挑战。
从收入看,市委、市政府着力打造“三个高地”,加快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全面提升产业体系现代化水平,积极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随着投资、消费、外贸逐步恢复,预计财政增收面临较多积极因素。同时,我市税源结构优化还需时间,传统支柱产业转型还需加快,现代化产业发展动能和支撑作用还需增强,财政增收将会持续承压,保持中低增速成为常态。
从支出看,“三保”和债务还本付息等刚性支出持续增长,科教人才、产业建设、生态环保、乡村振兴、区域协调等重大战略任务都需要加强财力保障。特别是长沙作为省会城市,经济发展的任务重、承担的社会事务多,对财政支出的需求不断加大,财政收支矛盾更加突出。
总的来看,2024年财政收支形势依然严峻复杂,财政“紧平衡”特征更趋明显。我们将树牢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既正视困难、又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克难奋进,切实增强做好财政工作的信心和底气,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更好服务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预算编制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根据中央和省有关要求,2024年我市预算编制和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足彩app哪个是正规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加力、提质增效,落实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坚持党政机关过紧日子,大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兜牢基层“三保”底线,加强政府债务管理,严肃财经纪律,提高财政资金绩效,切实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稳定,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长沙提供坚实保障。
做好2024年预算编制和财政工作,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重点把握以下基本原则:坚持“收支平衡”原则。严格按照“以收定支”、“量入为出”的原则,确定支出预算规模,按轻重缓急合理铺排项目资金。严格收支两条线管理,各单位所有收入和支出全部纳入预算,确保全年收支平衡。坚持“过紧日子”原则。把过紧日子思想贯穿预算编制全过程,坚持有保有压、从严从紧,合理控制和核定年度预算规模。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和低效无效、非刚性支出,突出“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绩效理念。坚持“零基预算”原则。打破基数概念,以零为基础综合考虑2024年部门实际需要,逐项审核各支出项目的必要性、合理性及资金额度,根据审核结果和财力状况,统筹安排支出预算。坚持“重点保障”原则。将落实中央、省、市重大决策部署作为预算安排的首要任务。优先安排“三保”支出,足额保障政府债务还本付息支出,充分保障大事要事等重点支出。
(二)收入预计及支出安排
1.一般公共预算
2024年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按增长6%安排,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期实现1300.7亿元。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1659.86亿元,增长2.03%。
市本级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期实现553.9亿元,增长6%;加上上级补助收入276.17亿元,下级上解收入121.83亿元,一般债务转贷收入47.7亿元,调入资金51.5亿元,上年结转16.56亿元,收入合计1067.66亿元。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550.14亿元,加上上解上级支出199.73亿元,补助下级支出269.18亿元,一般债务转贷支出33.52亿元,一般债务还本支出14.19亿元,结转下年0.9亿元,支出合计1067.66亿元。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50.14亿元)主要项目为: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35.34亿元,增加0.15亿元。主要用于保障机关事业单位正常运转,提升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支持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城市网络安全运营、“湘易办”建设推广等。
(2)国防支出0.4亿元,增加0.04亿元。主要用于人防工程建设。
(3)公共安全支出42.15亿元,增加0.61亿元。主要是保障公检法司等政法部门正常运转,支持交通指挥及隔离设施维护、监管场所给养、长桥星沙强戒所合并搬迁等。
(4)教育支出72.84亿元,增加0.15亿元。主要用于保障教育教学活动、重大项目建设顺利实施,落实学生资助政策等。
(5)科学技术支出34.21亿元,增加1.35亿元。主要用于推动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引进重大科技项目,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
(6)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9.13亿元,增加0.09亿元。主要用于促进文化产业及文化事业发展、文旅融合及体育事业发展,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等。
(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5.24亿元,增加0.22亿元。主要是落实养老保险基金、医保基金等补助政策,安排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社区治理、退役军人安置、人才政策奖补等支出。
(8)卫生健康支出21.42亿元,增加0.03亿元。主要用于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医学重点学(专)科建设,健康民生项目等。
(9)节能环保支出17.64亿元,增加0.06亿元。主要用于水气土壤污染防治、低碳发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流域生态补偿等。
(10)城乡社区支出174.17亿元,增加0.25亿元。主要用于长株潭断头路和瓶颈路、轨道交通、过江通道及城市快速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城镇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危房改造、农安小区公共安全提升等工作。
(11)农林水支出21.65亿元,增加0.04亿元。主要用于农村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维护、村级运转、现代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扶持、农村公路安防及建养等。
(12)交通运输支出21.06亿元,增加0.32亿元。主要用于城市公共交通票价补贴、水运事业发展、干线公路建设与养护等。
(13)资源勘探工业信息等支出15.63亿元,增加0.12亿元。主要用于支持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培育工程机械先进制造业集群、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落实节能与资源综合利用专项补贴等。
(14)商业服务业等支出15.83亿元,增加0.13亿元。主要用于自贸区建设、国际通道建设、开放型经济发展、商贸流通产业发展等。
(15)金融支出1.02亿元,与上年持平。主要用于引导和推动企业上市、融资担保公司专项补贴及风险代偿补偿等。
(16)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4.13亿元,增加0.18亿元。
主要用于自然资源和规划事务、地质灾害综合防治等。
(17)住房保障支出5.68亿元,增加0.1亿元。主要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
(18)粮油物资储备支出0.99亿元,与上年持平。主要用于粮油利费补贴、粮油轮换价差补贴等。
(19)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3.2亿元,增加0.29亿元。主要用于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和应急能力建设、自然灾害防治、消防运维等。
(20)债务付息支出10.41亿元。主要用于偿还政府一般债务利息。
(21)预备费8亿元。主要用于应急防汛、自然灾害、救急抢险等难以预见的支出。
2.政府性基金预算
根据基金收入和实际支出情况,按基金项目以收定支原则编制。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预期实现1065.4亿元,增长18.01%。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安排1056.39亿元,增长4.3%。
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预期实现638.83亿元,加上上级补助收入3.48亿元,下级上解收入0.14亿元,专项债务转贷收入129.33亿元,上年结转63.58亿元,收入合计835.36亿元。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安排545.73亿元,加上上解上级支出0.35亿元,补助下级支出114.52亿元,专项债务转贷支出22.81亿元,调出资金30亿元,专项债务还本支出120.55亿元,结转下年1.4亿元,支出合计835.36亿元。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按照收支平衡的原则编制,并加大与一般公共预算统筹力度。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预期实现12.52亿元。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安排7.65亿元。
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预期实现8.69亿元,加上上级补助收入0.22亿元,上年结转0.29亿元,收入合计9.2亿元。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安排5.49亿元,加上调出资金3.49亿元,补助下级支出0.22亿元,支出合计9.2亿元。
4.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全市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预期实现354.18亿元(不含2024年纳入省级统筹的工伤保险,下同)。全市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安排291.44亿元。年末滚存结余562.25亿元。
市本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预期实现271.82亿元。市本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安排215.52亿元。年末滚存结余497.15亿元。
分险种来看,全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36.63亿元,支出30.53亿元,滚存结余60.8亿元;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收入64.16亿元,支出63.8亿元,滚存结余8.22亿元;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202.8亿元,支出147.44亿元,滚存结余450.79亿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50.59亿元,支出49.67亿元,滚存结余42.44亿元。
需要说明的是,一是区县(市)预算需报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本报告中地方收入预计数和支出安排数均为初步汇总数。二是预算法规定在预算草案批准前,可安排必须支付的本年度部门基本支出、项目支出、对下级政府的转移性支出、处置突发事件等支出。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我们将始终坚持以足彩app哪个是正规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加快推动财政高质量发展,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有力保障。
(一)深入实施财源建设工程,打造财政发展“强引擎”。精准分析研判财政经济形势,狠抓财源税源培植,不断夯实财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加强财政政策引导。强化专项资金安排与产业发展效益相协调,引导资金资源流向财源建设好的产业和领域。强化产业政策全周期绩效评价,建立以财税收入为导向、发展速度与质量效益相统一的产业政策评价指标体系。加强骨干税源培育。突出招引总部经济和重大产业项目,大力实施市场主体倍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倍增计划,增强骨干企业的税收贡献度。完善招商引资政策,以“三类500强”企业、行业领军企业、先进制造企业为主要目标,吸引更多先进企业落户长沙。加强收入征管组织。进一步加强对经济形势、行业发展、企业运行等情况的研究分析,推进财税信息共享,开展税费精诚共治,堵塞征管漏洞,依法依规做到应收尽收。加强国有资产规范管理和处置,健全盘活“三资”长效机制。主动抢抓政策利好,积极向上争取支持,多渠道提高财政统筹能力。
(二)加力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增强大事要事“保障力”。推动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加力、提质增效,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特别是经济政策与非经济政策一致性取向,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强化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提高资金效益和政策效果。全力支持“三个高地”标志性工程。主动对标“三个高地”标志性工程,聚焦目标任务、扭住关键重点,加强政策集成和资金统筹,集中财力重点攻关、创新机制协同发力,推动“三个高地”标志性工程加快建设、取得实效。全力支持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紧盯重点任务,用好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专项资金,强化创新平台、产业集群、人才队伍、成果转化等重大任务经费保障。进一步发挥专项债券、产业基金、科创基金、科技成果转化基金的撬动作用,引导社会资本投向科技创新领域。全力支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畅通产业投资大平台与产业引导基金联动机制,完善“产业政策+产业基金+融资担保+风险补偿”的财政金融服务体系,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着力推动“五好园区”建设,以“两清单、两增量”为抓手,推动制造业提质升级,提高园区亩均税收。
(三)加大民生投入保障力度,办好重点实事“增福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实施好就业优先政策。综合运用税费减免、资金补助、贷款贴息等政策,多渠道支持企业稳岗扩岗、个人创业就业,稳住全市就业基本盘。支持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帮助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和城镇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支持开展多层次职业技能培训,增强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支持教育卫生文化事业发展。加强教育经费保障,集中财力支持教育重点项目,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完善医疗卫生保障机制,提升医疗服务与保障能力,减轻人民群众看病就医负担。支持加强文化建设,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各类救助项目补贴补助制度,全面落实退役军人优待政策。优化资金支出结构,统筹财力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严格落实各项民生保障、抚恤政策,保障困难群体基本生活。
(四)加快健全现代预算制度,推动科学理财“上水平”。全面加强财政管理,纵深推进财政重点领域改革,不断提升财政治理现代化水平。提升管理效能。坚持“三保”支出优先顺序,始终把“三保”和债务付息支出摆在优先位置足额保障。加快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建设,实现所有财政资金全流程动态监控。加强支出标准体系建设,更好发挥财政评审在预算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财政监督职能,切实加强重点领域资金、财会管理薄弱环节的监督。加强风险防范。按照“一债一策”原则,编制2024年全口径债务到期明细清单,确保完成化债任务,不发生资金断链等风险事件。严格落实政府投资项目资金来源评估论证,坚决遏制新增隐性债务。进一步加强专项债券“借、用、管、还”全过程管理。严格执行债务管理情况定期向人大报告制度,落实落细政府债务信息公开有关规定。加强绩效管理。进一步健全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将绩效理念和方法深度融入预算管理,更加强化责任约束,注重成本效益,坚持结果导向,更好发挥绩效管理“指挥棒”和“风向标”作用,真正把绩效理念转化为绩效行动,推动预算绩效管理提质增效。
新的一年,我们将主动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认真落实市人大有关预算决算的决议和审议意见,及时报告落实举措和进展情况,主动向市人大报告国有资产、预算绩效、政府债务管理等重大事项,强化审计问题整改落实,不断提高预算管理水平。我们将认真听取代表委员意见,及时回应代表委员关切,进一步做好日常沟通交流、优化预算报告和草案编制、提高建议提案办理质量等工作,全力支持和服务代表委员依法履职。
各位代表,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足彩app哪个是正规的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足彩app哪个是正规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心、保持定力,奋发作为、迎难而上,为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长沙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