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云绝顶隔岸青———云麓宫
云麓宫,位于岳麓山风景区山云麓峰峰顶,始建于明成化十四年(1478),现存建筑面积约600平方米。2000年被公布为长沙市文物保护单位。
云麓宫是道教二十三洞中的真虚福地,是长沙最具仙风道骨的地方。
但来到云麓宫,看到的建筑,有点凌乱,有点找不到门在哪里,也不知哪里是宫的边界。
殿的分布依山就势,不是那么中规中矩,看不出有什么整体规划,似乎是想到哪,就建到哪。
有意无意间,云麓宫展示出了“道法自然”的真谛。
这种低调的外表下,其实隐含了道观建筑文化的特色。
云麓宫的建筑特色是奇、是自然。清张九镒《云麓宫》诗中描述的云麓宫是“铁冶为椽石作扉,巉空绀宇陟崔嵬。不知绝迹仙何去,但看悬崖势欲飞。”
云麓宫创建以后,一直在岳麓山上传播道家文化。明代,倡议修建云麓宫的人,大有来头,是明英宗的第七个儿子朱见浚。朱见浚被封为吉王,封邑就在长沙。明英宗是明代既倒霉又幸运的皇帝,被北方入侵者俘虏过,释放回国后,皇位一度被弟弟坐了,只能当太上皇。当太上皇七年后,他得了个儿子,就是朱见浚,儿子生下不久,他重新夺回了皇位。这个给他带来幸运的儿子两岁时,就被他封为吉王,封地在长沙。
这个吉王到长沙后,不仅大兴土木建宫殿、修陵园,也还重儒好学、尊佛重道,出钱修过开福寺,云麓宫更是他重点捐建的道观。当年,云麓宫是参照湖北武当山道观形制设计的,取名曰洞真观。
云麓宫在明代一直维护得比较好,嘉靖(1522年-1566)年间,宫殿周围种植了松、柏、桐、梓及篁竹千株,环境大为改观;隆庆(1567-1572)年间,有个姓张的状元慕名拜访云麓宫后,出钱出力支持云麓宫进行了一次比较大的改扩建,云麓宫正式按三个大殿“关圣殿”“玄武祖师殿””三清殿”布局,体系显得正式、完整了。
明末,战乱又起,云麓宫两度毁于兵火,清康熙、乾隆年间,又逐步恢复云麓宫,这就形成了张九镒
云麓宫石碑
《云麓宫》诗中描述的那种宏伟景象。
咸丰二年(1852),云麓宫再次毁于兵灾,从此,原来的格局被打破,此后,多次毁毁建建、修修补补。道光年间,加了个望湘亭,同治年间,门前又筑起一小亭,亭外又增五岳、天妃二殿、法华塔、宫内二进的地方变成了望湘亭。
1944年,日军飞机,再次毁掉了这一切。
抗战胜利后,又修复望湘亭,并在亭中摆了一尊纯阳真人吕洞宾浮雕石像,还刻了他的《百字铭》;1957年,重修云麓宫,1966年又被毁掉。
1976年以后,宫殿逐渐恢复一些元气,云麓宫内部格局在凌乱中形成新格局,新的建筑把原有宫殿格局打乱,关帝殿原址,增建了长方形两层楼阁,而关圣帝摆到了前厅。楼阁曲廊婉转,向东可远眺湘江与湘江东岸的夜晚霓虹,有点“登上云麓三千丈,来看长沙百万家”的意境;修了三清殿,并在三清殿中请来了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三尊偶像;望江阁变成云麓宫配殿,竖吕祖像。
在云麓宫留满岁月的石台阶、石护坡上,还有一些刻有名字的刻石,他们大部分是抗战时期长沙会战中牺牲的战士,这些名字,也是不应该遗忘的。
来到云麓宫,拜庙、拜神仙、发思古幽情时,最强烈的感受还是这里的自然崇拜、仙风道骨韵味。
宫前下方有块“飞来石”,正式名称叫“拜岳石”,3米见方,突兀山坡,好似天外飞来,其朝向正好对着南岳方向。岳麓山是南岳72峰之一,按道家说法,72峰中,祝融峰有宗主地位,其他峰峦均“臣服”于它。这块石头,好像就是在拜南岳的祝融峰,石上所刻宋代赵忭写的一首诗,多少表达了这种意思,“片石传中天,云深鸟道间,人多祝尧寿,登此拜南山。”过去,“拜岳石”边还建过灵官殿。
宫门左下方一棵大樟树叉中,夹了一口铁钟,则连着一个神仙故事的演绎。原钟是万历四年铸造的,现在挂着的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前后补的。原钟铸造讲究,经风霜雨雪而不锈,发出的声音如“归来”,故被称为“归来钟”,后传成“飞来钟”,钟被说成是自己或神仙做法后飞到这里的。一口平常的铁钟,被演绎成了道家的神仙故事。“飞来钟”处,曾经建过一座清虚宫。
到云麓宫赏景,过去首选望江亭。望江亭,又名江亭、湘江亭、望湘亭,民国时期教育与实业家、宁乡人程颂万所作《望湘亭》诗中的佳句“一雨悬江白,孤城隔岸青”,对云麓宫上看到的长沙城的描写,最让人感觉神韵足。有一个传说提到,毛泽东初为人父、为他的公子们取名时,就从这首诗中找到了灵感,甚至把老二就叫“岸青”。
岳麓山很热闹,但云麓宫这些年倒有点“落寞”,这种落寞,或许正是难得的一份宁静,正如他的建筑、他的景色,渗透的还是那四个字:道法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