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湘军的“超级 IP”理想
中南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 2008 年 12 月, 2010 年10 月挂牌上市, 是我国第一支全产业链整体上市的出版传媒股。 经营业务涵盖图书、 报纸、 期刊、 音像、 电子、 网络、 动漫等多种媒介, 是典型的多介质、 全流程、 综合性出版传媒集团, 形成出版、印刷、 发行、 报刊、 新媒体、 金融六大产业格局, 位居国内强势出版传媒集团第一方阵。 2015 年营业收入位居全国出版上市公司首位。
长沙市营盘东路 38 号是一栋外观普通的大厦, 平静地卧在营盘路和清水塘路交叉地带。 谁能料到这静如止水的地方, 竟潜藏着全球出版企业第七强———中南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以下简称中南传媒)。
?????? 当电视湘军的快乐旋风刮遍全国的时候, 出版湘军却上演着低调的奢华, 直到有一天突然被世界仰视。 2015 年中南传媒营收已过百亿元, 进入全球媒体集团500 强、 全球出版企业第七强, 并连续八次入选全国文化企业 30 强, 国家中宣部甚至向全国推介中南传媒企业文化的典型经验。
在纸媒唱衰的当下, 中南传媒凭什么逆势上扬, 让世界震惊? 或许可以从 2015 年底湖南文艺出版社 30 周年庆和 2016 年 “ 两会” 期间, 中南传媒董事长龚曙光的两次发言中找到一些答案。
湖南文艺出版社 30 年来出书近万种, 惠及几代人, 更带给读者很多共同记忆: 20 世纪 80 年代引进三毛、 余光中等港台作家作品, 大量书籍在国内热销; 90 年代出版的历史小说、 传记文学成为畅销书籍的金字招牌。 进入 21 世纪湖南文艺出版社两次改革, 分别提出 “ 建设南中国原创文学出版基地” “ 确立教材、音乐图书和文化图书三条产品线” 的思路。 到 2014 年湖南文艺出版社的码洋占有率在全国排名第五位, 在全国文艺出版社中排名第一位。
湖南文艺出版社是湖南出版业的缩影, 其成功按龚曙光的话来说: 一是坚持了一种眼光, 即面向世界、面向历史的眼光; 二是贡献了许多原创, 即今天所说的 “ IP” ( Intellectual Property 的缩写, 直译为知识产权), 努力抓住每个时代最有代表性的作家, 为时代留下他们的原创; 三是创造了无私奉献、 兢兢业业的出版精神, 这种精神标高引领中南出版人面对新常态、新业态、 新生态, 坚守文化立场, 坚持原创方向。
作为多介质、 全流程、 综合性的出版传媒集团, 中南传媒业务涵盖面广泛, 所辖子公司近 30 家, 形成出版、 印刷、 发行、 报刊、 新媒体、 金融六大产业格局。 面对互联网大时代的冲击, 面对大数据已经高度技术化和精准化的当下, 众筹将成为中南传媒图书出版的精准化服务模式之一。
在 “ 互联网+” 浪潮下, 纸和媒体这两大介质的矛盾构成了出版业最根本的冲突, 而这两大介质交互发展的二三十年, 正是传统出版的机遇期。 中南传媒便是要在这个缝隙中, 找到新的发展路径。
拥有资本和资源优势的中南传媒, 将把催生原创性 IP 作为最高的职业追求。 中南传媒一直强调出版资源和内容的原创性, 所以买断了王跃文的创作, 买断了残雪的创作, 每年出版大量原创文学作品, 这些都在表明其对原创性 IP 的追求。 毕竟, 一个超级 IP 公司的价值将要远远高于一般传统资源型文化企业的价值。
放眼国际, 放眼互联网、 资源和资本, 中南传媒开阔的视野不仅让自身走在全球文化企业前列, 更对中国未来产生积极影响: 知识创造财富、 改良社会, 一个读书的民族才可能在文明通道上享有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