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己:风雅谁收我
壹
不知经过多少次了,唯有这次,我停了下来。站在宁乡沩山同庆寺前,细细品读漫山秋色,初秋的群山,满目苍翠。山下是高高低低的村民楼房,不远处的祖塔大桥长虹卧波,桥下的黄材水库波光滟滟,水面沿山际迂回至视线不可见处,我的思绪也随之飘向远方……
唐朝末年,这里没有黄材水库,没有祖塔大桥,没有水泥红砖楼房,也没有盘山公路。山与山之间是田畴,依山散落简易农舍。黄木江和长滩溪从山间奔出,在此相聚,两溪共跨一座名为双径桥的石桥。双径桥之后,是巍峨壮丽的同庆寺,重檐叠叠,回廊环绕,十来个院落,层层深入。寺院一侧,有一庄严的佛塔名净惠塔,塔上有亭,为深埋佛塔下的灵祐祖师遮风挡雨,这也是祖塔得名的由来。寺院周边几千亩的水田和旱土,大多是同庆寺的寺产,一条山路沿寺院旁边的黄木江蜿蜒北向入山,通向20里开外的沩仰宗起源地密印寺。
青年僧人齐己行走在山间,慈悲为怀的人总是容易被眼前的事物所感动。就是这样的秋天,他在山中吟道:“始惊三伏尽,又遇立秋时。露彩朝还冷,云峰晚更奇。垄香禾半熟,原迥草微衰。幸好清光里,安仁谩起悲。”
齐己本名胡得生,原是同庆寺一佃户的儿子,自幼父母早亡。他出生的时候,沩仰宗开山祖师灵祐和大护法裴休刚刚过世。胡得生7岁就为同庆寺牧牛,那时,同庆寺内已竖起了由礼部尚书郑愚撰写的《敕赐大圆禅师碑记》,历数灵祐祖师的事迹。偏僻的沩山由于密印寺和同庆寺,吸引了众多高僧、文人前来讲经说法和吟诗作对,俨然成了文化中心。牧牛的胡得生旁听旁学,一颗诗心似沩山的竹笋,渐渐萌发。
胡得生痴迷于诗。放牛的时候,他一边苦思诗句,一边用树枝在地上画画写写。在大多数人目不识丁的山里,胡得生的爱好和诗才让僧人们惊异,一致劝他出家,相信他可以成为出色的诗僧。
“诗僧”一词最早出现在中唐,到晚唐的时候,则已被文士普遍接受。晚唐诗僧大量兴起并逐渐世俗化,是与佛教汉化同步的。逐步兴盛的禅宗流行以诗偈的方式确定继承人,能写诗会写诗成了僧人的基本功。诗僧们希望通过写诗获得重用和认可,他们积极介入社会生活,甚至打破佛教戒律吃肉喝酒,参与宴会和娱乐活动,与普通人无异,有些诗僧甚至与士人一样,干谒高官贵戚,或者参与科举,在受到引荐或及第后还俗。
同庆寺是沩山中除密印寺外的大户,拥有一千多佃户,寺院经济丰厚。出家当和尚,既可以解决温饱问题,还可以接受寺院系统的文化教育,有充足的时间名正言顺地从事自己喜欢的读书和写诗活动,这对于胡得生来说是求之不得的。应该在10岁左右,他剃度出家,取名齐己,然后在同庆寺一边打杂干活,一边学文吟诗,参禅习佛,直至20岁时正式受具足戒。
这里是一片如诗如画的山水,这种美不仅仅是目光所及的山川烟雨晴岚,更有人们津津乐道的各种传奇。齐己从小听到大,对那些传奇深信不疑。
传说,精通堪舆风水的高僧司马头陀曾经来到黄木江,在此掬了一捧水饮之后,觉得溪水沁甜清凉,似有青莲香氛,他怀疑此处藏有胜地,于是沿着水流探寻,果然发现了沩山上一大片土地肥沃、草木繁茂之地。此后他去拜谒百丈山怀海禅师时,说最近在潭州(长沙)觅得一山,可住1500位善知识者。怀海问:“老僧可否住得?”答曰:“不可,那山是肉山,和尚是骨头和尚。”司马头陀为人看相,最后认为包括怀海在内的常住僧众中,只有灵祐才是沩山正主。于是,灵祐跋山涉水来到沩山,这里距离长沙三百里,古木参天,层林蔽日,虽然风景殊异,但巨蟒野兽出没,人烟稀少。
最初几年,灵祐在山上搭了个简单的草庵,以橡果等为食,苦修悟道,然而信众寥寥,这让他不禁怀疑在此修行和弘法的意义。灵祐欲弃山离去,行至半途,被一群老虎、毒蛇拦住了去路。灵祐对这些动物行过合掌礼后说:“你们这些蛇兽,不用拦我去路。我如果和这座山有缘,你们就各自分散离开。我如果和这座山没缘,你们就不用挪动,我从路中走过,任凭你们吃了。”话音刚落,虎、蛇就四散开去,灵祐见此情景便又折返回草庵。当然,这只是传说,但后人还是在灵祐回心转意的地方建了一座桥,名为“回心桥。”
回心桥距离同庆寺几里许,是一座精巧的青石拱形桥,高两丈,长三丈。齐己去往密印寺时,必经此桥。桥头一侧是返照亭,一侧是回心庵,既可避风遮雨,也可喝茶纳凉。齐己和友人时常在此歇息,然后继续步行。此时的密印寺,是名噪佛教界的丛林,规模大出同庆寺数倍,重檐叠宇,僧众庞大,应验了司马头陀的预言。进得密印寺,可见灵祐手植的银杏树已有脸盆粗,繁密的枝叶在风中婆娑,似是在“密传心印”。齐己抬头仰望这棵大树,知道是灵祐来此修行,才给这座大山带来了开化和文明,裴休等公卿将相来护法,也为齐己这类山民打开了诗歌艺术的大门。但他一定不曾想到,这棵银杏树历经数劫,千多年之后仍在原地矗立,绿意葳蕤,就像他和自己的诗歌,千多年之后,人们仍在传诵。
这是一段清幽的时光,年轻僧人信步山中,诗思无时无刻不萦绕脑海中,走到哪里,便吟到哪里。距离密印寺十里许的龙潭瀑布,“方数丈,窈在沉墨,逼视之,令人生寒”。齐己在此留有诗曰:“乍临毛发竖,双壁夹湍流。白日鸟影过,青苔龙气浮。蔽空云出石,应祷雨翻湫。四面耕桑者,先闻贺有秋。”
高地沩山,常年云蒸雾绕,茶叶出色。与友人交流分享好茶,也是齐己的爱好。在收到虚中法师寄来的茶叶时,他想起了葱绿的沩山茶园:“春山谷雨前,并手摘芳烟。绿嫩难盈笼,清和易晚天。且招邻院客,试煮落花泉。地远劳相寄,无来又隔年。”
贰
山外才是想要去的世界,年轻僧人齐己开始外出云游。那个秋天,竹杖芒鞋,步出同庆寺大门的一刻,齐己回头深情地注视了一眼已生活了十多年的地方,别了,祐祖塔院,别了,巍峨的碑记,别了,裴公庵,别了,回心桥……
黄木江清澈见底,游鳞白石随现,沿水流而行,过一段荒寂山路,则见夹涧林木蓊蔚,境幽人淳,鸡犬桑麻,如一桃源,这是鄢家湾,齐己在此歇脚。麻利的妇人给他冲了一碗热乎乎的擂茶,告诉他前面是险峻的寨子山,那是沩山的门户,出了寨子山,才算是真正出了沩山。
齐己谢过,往寨子山而行,这一段路都是悬崖峭壁,他小心翼翼,走到山端,可见山人为了镇守这个门户修筑的堡垒遗迹,从山顶往山下看,黄木江奔流泻出,从这里开始,当地人称之为沩水,水系所经之处,平畴罗列,街市嚣然。
真正走出沩山了,齐己有些兴奋,顺沩水,过黄材,经长桥(今横市),日行夜行。此时正值唐朝大厦摇摇欲坠之际,天下战乱频仍,好在齐己所经之处相对偏僻,田舍井然,一路相对顺利。齐己这次的目的地是湘江边的岳麓山道林寺。
道林寺始建于六朝,到唐代已是声名鼎盛,众多文人墨客士子纷纷慕名而来,宋之问、杜甫、韩愈、刘长卿、裴休等曾流连该寺,吟出诸多精彩的传世诗文。其中杜甫曾留下“玉泉之南麓山殊,道林林壑争盘纡。寺门高开洞庭野,殿脚插入赤沙湖”的千古名句,他还在游道林寺后萌生了想要在长沙安居的念头:“飘然斑白身奚适,傍此烟霞茅可诛……”
道林寺庙宇几度遭废,经籍散失,僧人还俗。唐宣宗即位后,恢复佛教,道林寺开始重修,从太原求取大藏经5000卷。重修后的道林寺“结构崇隆,廊院云连”,这正是齐己前来探访时的模样。
齐己在道林寺寓居10年之久,他享受这里的禅音佛语,更醉心于这里的文化交流氛围。道林寺因宋之问、杜甫之诗和沈传师、裴休笔札著名,建了“四绝堂”来安放这些宝物。齐己时常去观摩、欣赏,整日流连,细细琢磨其中的风流蕴藉,羡慕贤哲们的高雅古风。
“宋杜诗题在,风骚到此真。独来终日看,一为拂秋尘。古石生寒仞,春松脱老鳞。高僧眼根静,应见客吟神。”在道林寺的时光是悠闲的,麓山云深,湘江水绿,齐己时常出游,听鸟鸣翠色,风振林梢,看客钓烟月,沙枕白浪,飘飘似逍遥游。齐己的《湘江渔父》《游橘洲》等诗生动记录了此时的生活。
道林寺濒临湘江,交通方便,齐己把目光伸向了更远处,他以此为中心,云游南北,广交朋友,除了走遍湖南,足迹还曾到达江西、湖北、江苏、浙江、河南、陕西、广西等地。与其说他是一个僧人,不如说是一个行吟诗人,一路所见的山岳江河、丘壑林泉、风露花草、鸟兽虫鱼,都定格在他的诗集《白莲集》中。
齐己自小出家,身在佛门,追求清修,诗歌也多为清冷色调。但云游途中,除了绮丽的山水,更有乱世底层民众的种种现实之惨。他们哭泣,他亦心碎,这种悲情放到诗歌里,就是全然不同的沉郁腔调。
齐己《西山叟》堪比柳宗元《捕蛇者说》:“西山中,多狼虎,去岁伤儿复伤妇。官家不问孤老身,还在前山山下住 。”西山狼虎成灾,伤害了老人的儿子和媳妇,但老人不惜生命仍然选择居住在与狼虎紧邻的山下,这是因为官家更可怕。此诗深刻地揭露了唐朝末年苛税“猛于狼虎”“甚于毒蛇”的残酷社会现实。
另一首《耕叟》写道:“春风吹蓑衣,暮雨滴箬笠。夫妇耕共劳,儿孙饥对泣。田园高且瘦,赋税重复急。官仓鼠雀群,共待新租入。”春风暮雨,夫妇辛勤耕作,却连自己的孩子都喂不饱,家徒四壁,这是什么原因呢?土地贫瘠,税赋却重,官仓里的老鼠和鸦雀,急待着新谷,官府的人,不也如这群鼠、雀一样吗?他们如此贪婪又急不可耐,眼巴巴地守着农户的田地,只等新谷收成……那这家人怎么活呢?孩子饥饿的哭泣声有谁听到呢?齐己这诗,真是字字泣血,令人痛彻心扉。
除了对底层百姓寄予深切同情,齐己也拔出了批判的利剑:“玉鞭金镫骅骝蹄,横眉吐气如虹霓。五陵春暖芳草齐,笙歌到处花成泥。日沉月上且斗鸡,醉来莫问天高低。伯阳道德何唾咦,仲尼礼乐徒卑栖。”他觉得那些纨绔子弟纵情声色犬马,斗鸡走狗,公然鄙视道德、轻视礼乐,真是世风日下,国将不国!
齐己所受的教育认为,社会清明是因为有圣明君主,天下那么乱,只要出现尧舜一样的贤君就好了。“大野有贤人,大朝有圣君。如何彼浮云?掩蔽白日轮。安得东南风,吹散八表外。使之天下人,共见尧眉彩”。在齐己看来,贤人圣君朝朝代代皆有,即使在国势颓败的当下,也不例外,只是因为浮云蔽日,暂时看不到而已,但只要春天到来,东南风劲吹,即可云开雾散,天下之人都能重见贤人圣君。
齐己甚至幻想能够得遇明主,自己能够大显身手,实现抱负,有一番作为。“古人手中铸神物,百炼百淬始提出。今人不要强硎磨,莲锷星文未曾没。一弹一抚闻铮铮,老龙影夺秋灯明。何时得遇英雄主,用尔平治天下去。”
古剑本为神物,系百炼百淬而成。虽然历经岁月沧桑,但古剑依旧锋利,散发着凛凛光芒,弹抚之间,铮铮有声。在古人的诗歌意象中,宝剑被广泛喻为英雄俊杰,如王维诗句“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这里齐己以剑喻己,希望有朝一日能与“英雄主”风云际会,让人不难读到他炙热的激情和理想,这个素以“清冷奇峭”诗风闻名的和尚,展示出了他“燃烧”的另一面。可是,每年都有东南风,齐己渴求的贤人圣君又在哪里?
天祐四年(907年),唐朝灭亡,此时齐己44岁。曾经割据地方的藩镇势力纷纷就地举旗,进入分崩离析的五代十国时期。滚滚长江东逝水,叱咤风云的英雄豪杰真能有几?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随波逐流是别无选择的命运安排,事实上可能也是最现实的生存智慧。
叁
齐己是潭州最早接受诗歌洗礼的本地人之一,仿佛他为诗歌而生,诗歌就是他的生命,就是他的一切。
他说:“分受诗魔役,宁容俗态牵。”又说:“是事皆能讳,惟诗未懒言。”齐己认为自己受了诗魔的差役,无论什么事情都能回避,唯有作诗不能懒惰。为了作诗,有时连禅诵主业都可被耽误。他视一起编诗联句的南徐刘员外为知己,向他表示要毕生忠于诗道:“风雅谁收我,编联独有君。余生忠此道,万事尽浮云。”
齐己不但自己苦吟,还勉励青年成就诗业。在《送朱秀才归闽》中说:“努力成诗业,无谋谒至公。”他有好诗之名,且从不觉得这个名称有不妥而推辞,他曾在《自贻》中说:“名在好诗谁逐云,迹依闲处自归来。”他对于自己的诗作也很自信:“无惭孤圣代,赋咏有诗歌。”他相信自己的诗歌可以传世而不朽,在《示诸侄》中说:“死也何忧恼,生而有咏歌。”他与官员交往用诗,与文人交往用诗,与修行人交往用诗,与兄弟子侄交往用诗,诗歌是他传情达意的重要手段,是他的日常生活,也是他的“凡尔赛”。
一次,同样有诗名的和尚乾康前来拜访。齐己听说过乾康的名气,但是两人素未谋面,准备考一考对方,他故意派一个小和尚到门口对乾康说:“我师父的门槛很高,不是诗人不见。你写一首诗作为门刺,待我师傅看了以后再说。”乾康一听,哈哈大笑,立即吟了一首诗:“隔岸红尘忙似火,当轩青幛冷如冰。烹茶童子休相问,报道门前是衲僧。”齐己见到这首诗后,喜不自胜,立即出门相迎,两人一见如故。
似乎唐朝的诗人们都喜欢这样,在门口开考场,考试过不了关,连门都进不了。
40来岁的齐己首次去拜访当时的诗坛泰斗郑谷,也同样吃了闭门羹。那次见面很有戏剧性,齐己写了一首献诗上门求见,诗的内容是:“高名喧省闼,雅颂出吾唐。叠巘供秋望,飞云到夕阳。自封修药院,别下著僧床。几梦中朝事,久离鹓鹭行。”郑谷看了以后,说:“请改一字,方得相见。”
齐己只好打道回府,过了几天,再次上门,说已经改好,将“别下著僧床”改为“别扫著僧床”。郑谷看了大为赞赏,从此结为至交。
齐己携新写的《早梅诗》拜会郑谷。郑谷展开诗笺,读道:“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风递幽香去,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映春台。”郑谷读了几遍,连声称赞。又说,“既然是写早梅,数枝不能体现早,不如改为一枝。”齐己听了大为震动叹服,当即倒地而拜,遵郑谷为师,“一字师”的故事从此成为诗坛佳话。
在郑谷的指点下 ,齐己的诗歌有了很大进步。明朝胡震亨《唐音癸签》言,齐己诗“一经都官郎(郑谷)点化,《白莲集》一集驾出《云台》之上,可谓智过其师”,认为齐己已经“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唐释能诗者众……要当以齐己为第一人”,这是后世对齐己诗才的评价,给予其充分的肯定。《全唐诗》中收录齐己诗歌814首,数量在全书中排名第五。事实上,齐己也是《全唐诗》里唯一的长沙人,他的《白莲集》是长沙乃至湖南第一本雕版印刷文集。
同时,齐己在诗歌理论方面的研究也很有造诣。所作《风骚旨格》是一部内容丰富、体系完备、创新性强且影响深远的诗格类著作,在晚唐五代诗坛乃至整个中国诗歌史上都具有重要地位。
齐己不仅在诗艺方面风骚独领,于琴棋书画茶多方面均擅长,可以说是一个“全能和尚”。《宣和书谱》载:“齐己亦留心书翰,传布四方,人以其诗并传,逮今多有存者。常往江陵之龙兴寺,与郑谷酬唱。笔迹洒落,得行字法,望之其非寻常释子书也。”从这来看,很早就有行家收藏齐己的书法作品,并视为珍宝,可惜流传至今无几。同时,齐己在画画方面也颇有心得,一首《题画鹭鸶兼简孙郎中》记载,诗人本来心情低落,但拿起画笔的时候马上有了精神,而且对于画面的构图、颜色的落笔和内容的安排,都能信手拈来,非常享受作画的状态。
唐代饮茶之风盛行,并渗透到了佛教文化中,佛门中出了很多茶饮大师,著名的“茶圣”陆羽,就是竟陵寺僧人,所著《茶经》是世界上最早的茶叶专著。齐己也精研茶道,他写了很多茶诗,其中《咏茶十二韵》短短120字,竟详细描述种茶、摘茶、制茶全过程及茶叶的功效、储存、饮用方式等各方面,可见他对于茶艺的深入了解。
齐己有很多篇章描述下棋或看棋的场景,《和郑谷郎中看棋》云:“个是仙家事,何人合用心。几时终一局,万木老千岑。有路如飞出,无机似陆沈。樵夫可能解,也此废光阴。”全诗道出了下棋的真谛所在,棋逢对手,一局迟迟难以结果,有时看似山穷水尽了,却又柳暗花明,这就是下棋给人的乐趣。一次朋友送来一副精美的棋子,他立即以诗回谢,朋友知他善棋,所以“宝剑赠英雄”。
齐己诗作中对琴技点评不多,但仍可以看出他懂音律,在音乐上有独到的见解。《听李尊师弹琴》云:“此声含太古,谁听到无心。”用“太古”描述琴声,让人眼前一亮,又若有所思,诗人从中听到了淳朴清正的古调遗风,听力了得。
齐己的多才多艺除了他本人有良好的天赋,也与佛门重视教育有关,尤其唐末五代禅宗兴起,禅僧与士大夫们的交往日益频繁,他们相互切磋诗艺、品茶论道、品鉴书画,成为风尚。在这样浓厚的文化氛围里浸淫,像齐己这样的诗僧不出众谁还会出众?
肆
后梁贞明七年(921年),58岁的齐己在荆南做了官。
这年,齐己离开居住近20年的庐山东林寺,应广济大师之邀,前往蜀地。他曾多次表达过想去蜀地看一看的心愿,如“会抛湘寺去,便逐蜀山归”“来年五月峨眉雪,坐看清融满锦川”。谁知途经江陵时,却被荆南节度使高季兴强行留下,委以僧正一职。
僧正一官,始自东晋,当时只是置于一些主要地方,唐元和二年(807年)后,中央设置僧录,地方则设僧正,专在府尹、都督、刺史、节度使管辖范围内掌管僧务。
荆南,又称北楚,也叫南平国,是五代十国时期最小的国家,疆域在当今湖北西部和重庆东部。后唐同光二年(924年),后唐封高季兴为南平王,正式建立南平国,5年后高季兴死,被追封为楚王,所以南平国又称为北楚。五代十国时期,大部分地方的僧正一职已经取消,荆南保留僧正,也是高氏网罗四方人才之意。
担任僧正一职,齐己显得有些为难。唐亡以后,他一直以曾经同样在东林寺弘法的净土宗祖师慧远为精神楷模。慧远一生远离纷扰,30余年不出东林寺,送客也以虎溪为界,纵然是朝廷相邀,也称病不出。慧远入庐山住东林寺,领众修道,直至圆寂。齐己深受慧远影响,欣赏他不慕名利、高蹈脱俗的品格,希望成为慧远那样既学识渊博又在佛法上深有造诣的一代宗师,内外兼修,独立自由,不攀附王权,更不被权贵左右,“未曾将一字,容易谒王侯”,是他的态度。
但是,拒绝的话,也说不出来。
最主要的原因是生活所迫。唐亡以后,国家不再奉养僧人,如齐己这样的高僧,也得自谋生路。时局动荡不安,“嵩岳去值乱,匡卢回阻兵”,因战事去往蜀地的路途不通,无奈只能滞留荆州。此时,齐己已近花甲,身体越来越孱弱,生存甚为艰难。担任荆南僧正一职,就可以立即解决这些问题,一是有了月俸,二是高季兴还“筑净室以居之,舍净财以供之”,在这动荡不安的年代,能暂免衣食之忧,有处容身之所,实是难得。
齐己只好住下来,而且一住就是20多年,直至终老。
但这20多年里,齐己的内心一直纠结复杂。“千途万辙乱真源,白昼劳形夜断魂。忍着袈裟把名纸,学他低折五侯门。”这一首七绝自况诗道出了齐己的万般无奈。生活离乱、日夜劳形让诗人疲惫不堪,最后只有忍把袈裟换了低首侯门。
齐己的惆怅纠结如影随形。《独院偶作》云:“身非王者役,门是祖师徒。”一方面不愿“谒王侯”,另一方面却写了大量应酬南平王的诗作,一方面奉承应酬,另一方面却又暗暗夹带私货。如《谢南平王赐山鸡》一诗:“五色文章类彩鸾,楚人罗得半摧残。金笼莫恨伤冠帻,玉粒须惭剪羽翰。孤立影危丹槛里,双栖伴在白云端。上台爱育通幽细,却放溪山去不难。”“却放溪山去不难”或许可以这样解读:山鸡放归溪山不难,南平王您放我走也容易,为什么却还是要羁留我在此呢?
更多的是郁郁寡欢。“海门相别住荆门,六度秋光两鬓银”,在此住了6年的齐己,已是64岁的年迈之人了。回首往事,百感交集,此时他写下了著名的《渚宫莫问诗十五首》:“东林归未得,摇落楚江头。”“终归石房里,一点夜深灯。”这些诗句可谓齐己心境的写照。
然而,齐己也只是吐槽而已,事实上,他已经离不开在南平的生活。从小就浮萍般漂泊的他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窝,“晨午殊丰足”,他开始用心打造龙兴寺这个“家”,装修庭院,还置了假山,收藏各种贵重物品。不只如此,他还经常受邀参加南平王举办的歌舞宴会,“何妨夜宴时相忆,伴醉佯狂笑老身”,欢宴罢又心生惭愧,毕竟这些均与佛教戒律相背,于是又自责,“西园罢宴游,东阁念林丘”,这有点像现代人醉酒后的反省,“坚决不喝了,坚决不喝了”,然而下次上桌,欲拒还迎又端杯了。
后晋天福二年(937年),齐己在江陵圆寂。齐己对死亡的心态是超然的,“了然知是梦,知觉更何求。死入孤峰去,灰飞一烬休。云无碧空在,天静月华流。免有诸徒北,时来吊石头”。人生不过是大梦一场,没有什么可执著的。人死了,如同灰飞烟灭,但是齐己这抹孤烟,一直没有消散,他和他的诗文一直在时间的长河璀璨,绽放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