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家洲上瓜果香
登上冯家洲,穿过树林后是一片豁然开朗的沙洲——这里是蔬菜瓜果的乐园。
扫码看辣视频
站在湘江西岸眺望,冯家洲如一块绿色翡翠长卧江中,全岛似乎都为高大的树木所覆盖。
然而,如果坐船登岛,你就会发现,穿过树林后是一片豁然开朗的沙洲——这里是蔬菜瓜果的乐园。
尽管已经到了霜降季节,我们依然在即将年度谢幕的藤蔓中找到不少香瓜、菜瓜。流转土地的租户正在准备种植越冬蔬菜和油菜。
江水滔滔,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杨树,瓜果,花草,滩涂,还有偶尔惊起的飞鸟,又似乎在描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图景。
来,让我们跟随长沙晚报洲岛走读团一起,在城市繁华的转角,邂逅原生态的美丽冯家洲。
溯洲:村民多姓冯,故名冯家洲
驱车从湘江三汊矶大桥转潇湘大道,往北行驶大约17公里,用时20分钟左右,就能看到冯家洲。如果走河东的湘江北路,则需经过新建的香炉洲大桥绕到西岸,行程与耗时大抵相同。
从导航地图上可以看到,冯家洲在香炉洲大桥的北边约1公里处,其洲头与隔水相望的香炉洲洲尾几乎齐平,只不过后者正居江心,而冯家洲明显靠近西岸。
西岸所在地是望城区白沙洲街道腾飞村,是10多年前由原星城镇拆分出来的。街道和村里的干部带我们坐上一条小艇,当天正下着雨,在“突突突”的马达声中,小艇缓缓驶向约200米外的冯家洲。
“冯家洲长2500多米,原来有1000亩那么大,湘江综合枢纽建成蓄水后,水位升高,露出水面的面积大概是七八百亩。”腾飞村村干部张正科说。
为什么叫冯家洲?
“因为我们村里姓冯的村民最多。”开船的师傅冯新强主动接话。60多岁的冯新强是腾飞村13组居民,捕了一辈子鱼,前些年退捕后洗脚上岸。
湘江洲岛中,以姓为名的洲有好几个,比如柏家洲、傅家洲、洪家洲,但究其来源多为数百年前的“传说”。相比之下,冯家洲的名字显然更接地气。
但没有传说的洲岛,似乎也少了点历史与文化的纵深感。著名文史专家陈先枢一直致力于湖南地方史与湖湘文化研究,他曾在《长沙市历史地名故事》中写到湘江洲岛,包括橘子洲、傅家洲、柏家洲、兴马洲、巴溪洲、月亮岛、香炉洲、龙洲等,但也许因为没什么掌故,冯家洲并不在其中。
当然,冯新强并不在意这些。对他来说,“冯家洲”三字就足够亲切。更何况,洲岛不言,却看过无数的日出日落,感受过四季的轮回交替,更见证过当地的发展变迁。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搞大集体时,冯家洲上就种了芝麻、西瓜、花生等经济作物。”冯新强说,沙洲上结出的西瓜水分足、味道好,大家特别喜欢吃。前几年,不打鱼了,他还在洲上种了一点蔬菜,供自家吃。
读洲:杨树满洲岛,深秋见瓜果
细雨霏霏,小艇沿着洲岛西侧前行,洲边的滩涂上不时有白鹭在悠闲觅食,似乎对我们这些来访的“不速之客”也不太在意。
随后,在洲岛中部的一个简易码头,小艇缓缓靠了岸。
码头边还泊着一艘载重约三四吨的铁船。同行的村干部说,这是租户用来运送耕作物资与瓜果的船。
上了岛,迎面而来的是一排排高大挺拔的杨树,目测胸径普遍在10厘米左右,树高七八米。
“岛上杨树种植面积超过400亩,大约有2万多株。”白沙洲街道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黄道开介绍,这些树都是人工栽种的速生杨,目前这一茬树龄只有3年多,一般到成材售出需要10年左右。
一段拍摄于2022年7月的航拍视频显示,当时冯家洲上还都是刚扎根的杨树苗,远不如今天的郁郁葱葱。
其实,很多年前,冯家洲上基本没有树木。在冯新强的记忆中,一直以来当地村民就在岛上栽种瓜果,直到上世纪90年代由村集体整体出租后,才有人开始在岛上种植速生杨。
最初,速生杨一般是卖给火柴厂,用来制作火柴梗。后来,随着火柴慢慢退出历史舞台,速生杨又先后被用来造纸、生产胶合板。
“租金并不贵,每年只有1万多元。”4年前,腾飞村村民冯建舟等人接手了冯家洲的租约。考虑到单纯种植杨树回报周期较长,他还与人合伙在岛上辟出约300亩地,种植瓜果蔬菜,因为“岛上土质好,易耕作,灌溉也不愁”。
前两年西瓜、香瓜和蔬菜收成不错。不过,今年夏天长时间的雨水汛情,给冯建舟种植的瓜果带来了较大麻烦。“两次洪峰过境,都造成了洪水穿洲,站在潇湘大道堤岸上看,七八米高的杨树有一半都淹没在水里。”冯建舟说,第二次洪峰来得尤其突然,自己连耕田机、挖机、拖拉机都没来得及转移上岸,“全泡在水里了,总体损失有点大。”
洪水退后,冯建舟与合伙人又补种了一点“倒西瓜”——在当地方言中,这是反季节西瓜的意思——以及香瓜、菜瓜,并赶在国庆前上市销售完毕。
我们登岛时已近10月下旬,只见瓜地里因为较长时间未打理,已长满了一种叫“苦蘵(zhī)”的野生植物,植株上挂满了形似灯笼的果实。“我们就叫它灯笼果。”黄道开介绍,灯笼果成熟之后会呈现紫红色。
在瓜地里随便逛逛,依然能发现三三两两即将扯藤的香瓜、菜瓜。摘两个洗净,用拳头砸开,分着品尝,虽不像著名作家汪曾祺写夏天吃井水冰镇西瓜那般惬意——“一刀下去,咔嚓有声,凉气四溢,连眼睛都是凉的”,却也有一番探秘似的小惊喜。
瞰洲:成鸟儿驿站,看洲岛安然
进入深秋,天气转凉,冯建舟开始准备翻耕土地,播种白菜、萝卜、生菜等越冬蔬菜,油菜则准备种在开阔的杨树林下。
每到生产季节,白沙洲街道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也开始忙碌起来。黄道开说,自己和同事每个月要上岛两三次,主要检查租户的肥料、农药使用是否严格遵循相关标准,还有蔬菜、瓜果上市前也要检测。
“下游大约2公里处,就是饮用水取水口,冯家洲地处一级水源保护地,所以我们对岛上农业生产活动的监管非常严格。”黄道开介绍,多年以前曾有农户在洲上放养成群的牛羊,对湘江水质造成一定污染,后来被禁绝。
根据长沙市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5年前出台的《长沙湘江洲岛规划管控要点》,冯家洲定位为一级保护类洲岛,即现状人类活动干扰较小,以生态保育为主要功能的洲岛。在湘江诸多洲岛中,同属一级保护类洲岛的还有甄皮洲、香炉洲、柏家洲南段(猴子石大桥以南)。
“冯家洲上动物不少,其中有两种保护动物,都是鸟类:一是普通鵟(kuáng),鹰科,属中型猛禽;二是斑头鸺鹠 (xiū liú),是一种体形较小的猫头鹰。”长沙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曾组织自然资源调查,相关专家介绍,香炉洲、冯家洲与岸边的大泽湖组成了一个湿地,成为鸟类顺湘江迁徙通道长沙段上的重要“驿站”,是不少冬候鸟的越冬地和夏候鸟的繁殖地。
因为交通不便,也许很多人并没有机会登岛,去感受冯家洲的独特魅力。然而,隔江眺望,又何尝不是一种别样的体验呢?
湘江西岸,一条兼顾防洪、景观、交通功能的大道正在拓改中。原本16米宽双向三车道的潇湘大道将拓宽至22米双向四车道,同时采用堤路结合的方式,对湘江西岸望城段的防洪标准,从50年一遇提升至200年一遇。
据了解,为满足市民良好的观景体验,湘江西岸望城段堤防提标暨景观道拓宽改造工程还将结合沿线自然景观特点,打造分级观景平台,其中就包括冯家洲、香炉洲、霞凝港、月亮岛等重要节点。
不久的将来,市民可以漫步湘江西岸,看漫江碧透,洲岛安然。
洲岛画像
冯家洲隶属于望城区白沙洲街道腾飞村,现存面积约750亩,岛上无人居住。因当地居民冯姓居多,故名冯家洲。
生态科普
冯家洲为洪泛平原湿地,岛上有大面积种植的速生杨。经相关部门进行自然生态资源调查,冯家洲有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如普通鵟、斑头鸺鹠等鸟类。
走读团说
望城区白沙洲街道干部黄道开:
我是土生土长的腾飞村居民,从小就在冯家洲玩耍,那时洲上没有如今这么多杨树,基本上都是种的经济作物。如今,冯家洲变化挺大,又好像一切都没有变。作为农业线工作人员,我每个月都要上岛两三次,检查租户肥料、农药使用情况,确保蔬菜、瓜果上市前符合标准。冯家洲地处一级水源保护地,必须严格监管。我希望冯家洲能一直保持它的生态之美,也希望它能成为一个生态保护的典范,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美丽的自然景观。
“90后”青年陈哲涵:
随着小艇缓缓驶近这座湘江中的洲岛,我对于冯家洲的初次探访充满了期待与好奇。洲岛之上,绿树成荫,宛如一片翠绿的海洋。细雨如丝,和着风轻轻拂过树叶,发出沙沙的声响,为洲岛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柔美。那些我叫不出名字的鸟儿,时而在洲岛上空自由翱翔,时而栖息于枝头,享受着这份宁静与和谐。租户们在岛上精心种植的瓜果蔬菜,为洲岛增添了勃勃生机,也为当地村民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收益。尽管冯家洲没有那些引人入胜的传说典故,但“冯家洲”这三个字却饱含着浓浓的乡土气息,让人倍感亲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