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弦歌振名山———岳麓书院与湖南大学早期建筑群
【导览】岳麓书院,位于湖南大学院内,坐西朝东,始建于宋太祖开宝九年(976),现存建筑大部分为明清重建,灰墙青瓦,占地2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7000多平方米。湖南大学早期建筑群就在书院旁,共9栋,从 1903 年到 1950 年代陆续修建,建筑风格有的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西洋古典主义和折衷主义风格,有的是 40 年代的早期现代主义风格,也有 50 年代的民族风格。两组建筑群现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公元976年,宋太祖赵匡胤去世,其弟赵光义即位,中央王朝发生此等大事之际,湖南也发生了一件影响至今的文教大事。
长沙湘江西岸、岳麓山清风峡峡口,一个叫抱黄洞的唐代僧人办学遗址上,一座书院静悄悄地出现在绿树丛中。 他就是岳麓书院。
从此,岳麓书院的名字,开始在中国文化教育的殿堂里,逐渐占据了非同寻常的位置。
书院成立大约近40年后的宋大中祥符八年(1015),岳麓书院影响超出了湖南,享誉天下,在当时的“大学”排行榜上,位列四大书院之首。宋真宗特意召见了该院时任山长周式,亲赐“岳麓书院”牌匾,“道南正脉”的地位,从此确立。
学术上,逐渐形成了周(敦颐)、胡(胡安国胡宏父子)、朱(熹)、张(栻)这一学术道统,南宋后期甚至出现了 “方今学术源流之盛,未有出湖湘之右者”的说法; 明代王阳明《登岳麓》诗中有“何当此来聚,道义日相求”; 清代,更出现了“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波,吾道南来原是濂溪一脉”的豪言。
人才培养更成功,在宋代,湖南的岳麓、石鼓两院学子即“有非他郡国所可及”,明清以来,湖湘人才群的形成,更与岳麓书院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书院建筑,也与其文化基因一样,厚重、坚毅。历史上,岳麓书院建筑屡遭战火,曾七毁七建,但今天, 这里仍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书院建筑群。今天岳麓书院,讲经的理学大师不是主角了,但从建筑群, 仍可慢慢读懂古典的书院精神、古典书院精神蕴含的中国文化精髓。建筑,其实是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且是最有生命力的部分。
岳麓书院有个被人忽略的建筑值得向大家推荐,这就是位于长沙岳麓书院大门前 200 米、东方红广场东北角的自卑亭。其实,这里才是历史上的书院入口,入口处建有石牌楼,宋真宗御赐的牌匾就刻勒在石牌楼正顶位置。清代人取《中庸》“君子之道,譬如远行,必自迩; 譬如登高,必自卑” 中的意境修此亭,一方面为访客提供小憩之所,一方面寓意人的学养好比攀登高峰,必须从低处开始,循序渐进。主体建筑,更是处处有寓意。由门堂、亭、台、楼、轩、斋、 祠、庙组成的建筑群,中轴线与院落的排列组合,传递的是“礼乐相成”的思想; 匾额、对联、碑刻与建筑、环境突出的清新、淡雅、自然、 含蓄,不仅凸显出书院的斯文气息,更是在传递强烈的中国传统士大夫精神;文庙之外设专祀周敦颐的濂溪祠、专祀程颢与程颐的四箴亭以及专祀朱熹、张栻的崇道祠、专祀对书院发展和建设有功的 6 位先儒的六君子祠、专祀明末著名学者王夫之的船山祠等,则表现出强烈的湖湘道统气息; 讲堂、教学斋、百泉轩、“箴言”、“警句”、诗词、铭文等,尤其是朱熹的“ 忠孝廉洁” 碑、 欧阳正焕“整齐严肃”碑、王文清的“岳麓书院学规”碑等,处处突出儒学精神、历史传统与教学的行为准则,是书院强调自己教书育人功能的标志性符号。
岳麓书院道统、精神坚挺、 持久, 但总能在时代大潮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光绪年间,洋务运动风潮涌动, 湖南在这股潮流中,涌现了一大批站在时代潮头的人物,光绪二十九年(1903),现代教育之风吹到了这座古老的书院,民国时期,以岳麓书院为中心,诞生了一所现代化大学———湖南大学,设有理、工、法、 商四科。 岳麓书院为一院,新建校舍,即湖南大学早期建筑群中的20、 30年代建筑为二院。二院建筑,出自当时名家之手, 建筑风格古典与现代、中式与西式完美结合,文化传承在建筑符号间散发。
从岳麓书院到湖南大学早期建筑群,我们能真切地看到中国式教育模式向现代大学演变的历史轨迹。现在的岳麓书院,作为湖南大学的学院之一,有专职教师 23 人,是湖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 湖南省湖湘文化研究基地,设有中国软实力文化研究中心、国学研究与传播中心等。从中国古典教育机构的岳麓书院到现代化的湖南大学,教学的方法与内容完全不一样了, 但人文精神却一脉相承。
1275 年元兵破长沙,书院几百学生参与战斗,城破后大多自杀殉国;1945年抗战胜利,日军投降,在湖南大学科学馆(今校办公楼)举办了受降仪式。
从岳麓书院到湖南大学,教育的精髓在延续,师生的精神在延续,在这种延续不断的人文精神维护下,弦歌岂止千年、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