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才的摇篮———学院街
很多很多的时间才能有一点点历史,而很多很多的历史才能产生一点点文化。今人说历史,可能只用一个小时就可把历史概括。而文化比历史难说,正是因为它的复杂和难以概括性。体味文化的最好方式就是近距离接近和细细品味。若提纯和概括,那可能会错失很多精彩。
从南门口进入黄兴南路步行街,左边有一条与之垂直相交的老街,便是书院街。此街位于天心区,因为文化历史厚重,你只有深度阅读,才能品味到它的与众不同。
资料记载,从汉代以来,州府一级的衙门一直设在这条街上。明代,这里则成了旸谷书院所在地。旸谷书院本是明藩王府中的一所子弟学校,占地广阔。彼时,书院内环境清幽,内有夏云亭、秋桂亭、凝冬亭和八卦楼等诸多景点。明代宁乡诗人黄学谦曾作《旸谷书院四咏》,其中有“绀宇天高十二楼”之句,可见其气派。
到了清朝,当局在旸谷书院原址上建立提督学院,因此这条街被改称为“学院街”。提督学院是管理所属州县学校和教育行政的机构,又是举行府试和道试的地方,内设有考棚。当时长沙府属十二县,每县有考生一两百人,每棚可容千人以上。经过县考录取的童生到这里参加府试,府试合格者再经过道试,录取者可取得秀才资格。所以,可以说,学院街是秀才的摇篮。
学院街前有一座石桥称为“登瀛桥。唐太宗为网罗人才,在长安建文学馆。唐太宗选中杜如晦、房玄龄等十八人为学士。被选中者,为天下所仰慕,谓之“登瀛洲”。所谓瀛洲即为仙界,登瀛桥便由此而来。后来,各地学宫前面一般都设有登瀛桥。学府衙前曾经有一批又一批秀才从这桥上走过,他们当中不少人后来考上举人、进士,成为国家栋梁。
清朝末年,戊戌变法之后,废科举、兴新学,原来的府学宫停办,1904年建立长沙府中学堂,学院衙门和周边的二府坪、三府坪与韩公祠成了府中学堂的校园。府中学堂招收长沙府十二县的学生。清末刊印《湘城访古录》、《湘城遗事记》的著名刻书社“萃文堂”亦设在学院街。之后,民国建立,府一级政权被废除,府中学堂则改为长沙郡十二县联立中学,即今长郡中学的前身。民国初,省教育司、官书报局等先后设在学院旧址。
所以,从纵向来看,学院街实乃文脉久远,可谓钟灵毓秀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