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政府门户网站-培育非遗聚集区 促长沙文旅发展_足彩app哪个是正规的
首页 > 幸福长沙 > 媒体艺术之都 > 非遗长沙

培育非遗聚集区 促长沙文旅发展

来源:长沙晚报 发布时间:2025-02-19 08:25 字体大小:

  长沙中心城区五一广场周边不仅历史文化遗存丰富,而且商业氛围浓厚。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长沙共接待游客949.07万人次,其中五一商圈核心区客流超380万人次,是覆盖全市乃至全省及周边省份的经济、文化中心之一。


  2024年6月,长沙制定《五一商圈历史城区建设工作方案》,将五一商圈历史城区建设的实施范围确定为湘江大道—营盘路—芙蓉路—城南路合围区域。此区域内包含潮宗街、太平街、白果园、西文庙坪等历史街区,分布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分布的国家、省、市、区四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分别为6项、8项、13项、20项。此外,五一商圈还集中了一批非遗示范点、示范性传习所、展示馆、就业工坊等,时尚潮牌和传统老字号相辉映,是文旅消费的热点区域。


  “长沙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旅游潜力评价及发展策略研究”课题组对区域内的非遗代表性项目进行调研,发现五一商圈具有非遗资源聚集度高、“活态化”程度高、旅游开发价值高等特点,适宜培育非遗聚集区,助力历史城区建设和非遗保护,促进长沙文旅发展。


  培育非遗聚集区有利于丰富旅游市场产品供给、提升品质体验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旅游的高质量需求也更为多样,游客不再满足于传统的“打卡式”旅游,而是更注重旅行中的独特体验和情感共鸣。年轻一代尤其追求旅行中的分享价值和情绪价值,许多人因为簪花来到泉州,因为英歌舞奔赴潮汕。数据显示,2025年春节“非遗”游相关搜索热度上涨87%。非遗资源因其独特的文化价值,逐渐成为丰富人民精神生活和促进文旅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培育非遗聚集区有利于突出历史街区地方特色,保留城市文脉


  随着城市的发展,历史街区原有的空间肌理被割裂,原有居民频繁迭代,旧城改造如果不能讲好文化故事,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千城一面”。种类丰富且蕴含湖湘文化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建设和维持富有地域识别性的历史街区的有效资源,非遗形成的文化认同感和地域特性是用于治疗“城市病”的良药。非遗资源还可以融入城市设计中,如建筑立面、街道、广场等公共活动空间的点缀,以及在公用设施、景观节点等细节空间载体中,唤起居民的地域归属感。


  培育非遗聚集区有利于打造新消费场景,促进商圈繁荣


  经济效益较好,产业化程度高的非遗资源一般富集于历史文化街区。五一商圈分布了许多传统工坊、老字号店铺,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品牌吸引力。火宫殿长期举办各种民俗活动,给各地游客带来“最湖湘”的文化体验;悦方ID MALL打造“潭州市集”引入非遗体验,受到年轻消费者喜爱;湘剧、花鼓、弹词、相声等非遗表演入驻东茅街茶馆,配以传统茶点等非遗美食,让非遗在巷陌抚慰人心。培育非遗研学、非遗民宿、非遗演艺等新兴业态,可以在不搞大拆大建,不破坏传统格局、街巷肌理的前提下带动消费,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培育非遗聚集区有利于非遗活态保护与在地传承


  鲜活的非遗离不开具体的生活场景,非遗既需要人的传承,也需要人的参与,离开了人,非遗就失去它的活态性。培育五一商圈非遗聚集区,能提供了解、交流、传承非遗的平台,让非遗更接地气、聚人气,使非遗资源维持一定人气和消费基础。另外,非遗之美与现代生活场景的连接,与现代价值观念的契合,与现代生活美学的交融,将为它的传播摁下“加速键”。


  近年来,各地纷纷依托文物古迹、历史街区、文化遗址等物质文化遗产,融合民间文学、民俗活动、表演艺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构建消费场景,发展文化旅游,保存城市记忆,弘扬传统文化。洛阳市洛邑古城引入唐三彩烧制技艺、唐白瓷烧制技艺、汝阳刘毛笔、张波卤制等国家、省、市级200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业态,打造老城文旅经济新热点。广州市基于首个非遗街区永庆坊的经验,打造荔湾非遗集聚区,以保护传承、活态展示、生态延续为目标,引入荔湾区优质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工作室20家,通过区位集聚,为市民游客打造体验感、参与感强的非遗集聚空间。这些都为长沙培育五一商圈非遗聚集区提供了有益借鉴。


  五一商圈非遗聚集区培育应抓住“十五五”规划编制的契机,强化规划引领。培育过程中需要坚持原真性原则,保证非遗代表性项目原汁原味、真实再现;需要对非遗资源进行系统评估、深度挖掘,避免旅游开发庸俗化和商品化现象;需要突出居民和文化主体地位,让社区居民回归到丰富且有仪式感的时空;也要注重发挥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积极性,平衡开发商、经营者、旅游者、社区居民与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利益。


  以商承文、以文带旅、以旅兴商,培育五一商圈非遗聚集区,可以更好地实现商业繁华、文化浓厚、管理规范、文旅融合的目标,打造有记忆、有乡愁的历史街区和有活力、有内涵的城市商圈典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
关闭 打印
培育非遗聚集区 促长沙文旅发展
128298
非遗长沙
新闻稿
长沙晚报
202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