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政府门户网站-长沙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_足彩app哪个是正规的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统计信息 > 统计公报

长沙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来源:长沙市统计局 发布时间:2025-04-08 14:47 字体大小:

长沙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1]

2024年,全市上下坚持以足彩app哪个是正规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足彩app哪个是正规的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按照省委“八个走在前、作示范”和“七个坚定不移”总要求,全力实施“八大行动”,深入推进“产业质效倍增年”“担当善为落实年”建设,全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质效双升,交出了长沙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新答卷,彰显了省会担当。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2]15268.78亿元,比上年增长5.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85.03亿元,比上年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5457.05亿元,增长6.3%;第三产业增加值9326.70亿元,增长4.3%。第一、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7%、45.6%和51.7%。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3.2%、35.7%和61.1%。

全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64.54亿元,比上年增长3.1%。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663.94亿元,增长2.3%。

图1??2020-2024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0.8%,涨幅扩大0.4个百分点。

表1 2024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

指 ???标

比上年上涨(%)

居民消费价格

0.8?

食品烟酒

0.7?

食品

0.9?

#粮食

0.2?

食用油

-0.9

菜及食用菌

5.5?

畜肉类

2.4?

水产品

-0.4?

蛋类

-2?

衣着

1.7?

居住

-0.1?

生活用品及服务

0.2?

交通通信

-1.1?

教育文化娱乐 ??????????

2.8

医疗保健

1.5

其他用品及服务

4.1?


全年新增城镇就业人员16.78万人。

二、农业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34.98亿元,比上年增长4.2%。其中,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56.78?亿元,比上年增长8.0%。

图2 2020-2024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30.93万公顷,比上年增长0.1%,其中稻谷播种面积28.49万公顷,增长0.6%。油料种植面积6.52万公顷,增长1.8%。出栏肉猪352.74万头,下降5.2%。

表2 2024年主要农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产品名称

计量单位

产 ?量

比上年增长(%)

粮 ?食

万 吨

213.49

0.3

油 ?料

万 吨

11.93

3.5

茶 ?叶

万 吨

5.35

4.1

禽 ?蛋

万 吨

6.52

32.5

水产品

万 吨

13.60

4.9

出栏肉猪

万 头

352.74

-5.2

牛 ?奶

万 吨

1.22

81.8


年末农民专业合作社12148家,家庭农场7103家。

全年农业机械总动力649.5万千瓦,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为90.1%。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6%。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控股类型看,其中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1%,集体控股企业增长23.9%,私人控股企业增长9.4%,港澳台商控股企业增长24.6%。分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下降7.5%,制造业增长9.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7.4%。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8.9%,装备制造业增长10.1%,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26.4%,烟草制品业增长4.2%,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4.3%,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6.5%。省级及以上产业园区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0.8%,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69.7%。

表3 2024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产品名称

计量单位

产 ?量

比上年增长(%)

饲料

万吨

208.57

-3.6

精制食用植物油

万吨

10.33

20.7

酱油

万吨

15.73

6.4

乳制品

万吨

33.78

2.5

精制茶

万吨

1.79

2.4

饮料

万吨

483.56

12.0

家具

万件

171.49

11.7

商品混凝土

万立方米

2114.10

-11.5

挖掘机

万台

1.44

-8.3

混凝土机械

万台

3.00

-1.9

起重机

万吨

76.61

-4.3

工业机器人

5396

16.0

移动通信手持机

万台

1975.76

65.7

集成电路

亿块

3.25

14.6

光电子器件

亿只

259.97

29.1

印制电路板

万平方米

93.59

7.7

自来水生产量

万立方米

144589.00

5.8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658.52亿元,比上年增长3.0%。分门类看,采矿业利润总额1.40亿元,比上年增长80.3%;制造业609.91亿元,增长0.3%;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47.22亿元,增长56.1%。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1453.71亿元,比上年增长2.3%。全市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的独立核算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7658.40亿元,比上年增长0.3%。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2.3%,工业投资增长11.5%,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9.9%。

表4 2024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

指 ???标

比上年增长(%)

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

2.3

其中:民间投资

4.6

按产业分


第一产业

-9.7

第二产业

12.7

其中:采矿业

-56.8

制造业

14.9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7.7

建筑业

19.0

第三产业

-3.3

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16.0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18.2

批发和零售业

29.6

住宿和餐饮业

21.4

金融业

36.2

房地产业

-7.9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15.7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21.4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14.1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150.8

教育

-6.6

卫生和社会工作

-17.0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7.0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28.3?


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1356.80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2.8%。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524.92[3]亿元,比上年增长4.2%。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4992.51亿元,增长4.2%;乡村消费品零售额532.41亿元,增长4.2%。按消费类型分,餐饮收入522.02亿元,增长4.2%;商品零售5002.91亿元,增长4.3%。

表5 202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其增长速度

指 ???标

零售额(亿元)

比上年增长(%)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5524.92

4.2

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



城镇

4992.51

4.2

其中:城区

3971.55

4.0

乡村

532.41

4.2

按行业分:



批发业

663.58

5.7

零售业

4333.59

4.0

住宿业

56.93

2.8

餐饮业

470.81

4.3

按消费类型分:



餐饮收入

522.02

4.2

商品零售

5002.91

4.3


全年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零售额下降14.2%,饮料类增长26.5%,烟酒类增长11.9%,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下降5.5%,化妆品类下降14.3%,金银珠宝类增长71.3%,日用品类增长19.0%,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9.9%,中西药品类增长11.0%,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8.7%,家具类增长8.2%,通讯器材类增长7.8%,石油及制品类增长1.1%,汽车类增长10.5%,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16.8%。

六、邮电

全年电信业务总量193.32亿元(上年不变价),比上年增长26.7%;邮政业务总量251.84亿元(2020年不变价),增长30.8%。邮电业务收入333.50亿元,增长9.3%,其中电信业务收入160.41亿元,增长4.6%;邮政业务收入173.09亿元,增长14.0%。年末本地固定电话用户140.70万户,比上年末下降1.1%;移动电话用户1659.53万户,增长5.4%;年末互联网宽带用户628.71万户,增长5.1%。

七、对外经济和旅游

全年进出口总额(海关口径)2777.41亿元人民币(折合390.39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2%。其中,出口总额1781.31亿元,下降6.1%;进口总额996.10亿元,增长9.0%。在出口总额中,机电产品1165.30亿元,占65.4%;高新技术产品411.00亿元,占23.1%。在进口总额中,机电产品467.80亿元,占47.0%;高新技术产品408.5亿元,占41.0%。

图3 2020-2024年进出口总额



全年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3.50亿美元。

全年接待国内外旅游者21501.8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0.5%;旅游总花费2423.41亿元,增长10.5%。

八、金融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本外币合计,下同)31257.18亿元,比年初增加541.55亿元,其中住户存款余额12423.85亿元,比年初增加1223.45亿元。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34979.00亿元,比年初增加2008.42亿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7079.47亿元,比年初增加367.16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26492.68亿元,比年初增加1640.85亿元。

全年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679.00亿元,比上年增长4.4%,其中财产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207.77亿元,增长4.5%;人身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471.23亿元,增长4.3%。赔付支出290.57亿元,增长19.9%。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年末全市有普通高校56所,普通高中130所,初中学校287所,普通小学848所。在学研究生9.49万人,比上年末增长4.9%;普通高校在校学生83.16万人,增长4.5%;普通高中在校学生20.98万人,增长4.7%;普通初中在校学生37.21万人,增长10.3%;普通小学在校学生89.55万人,增长2.6%;幼儿园在园幼儿32.67万人,下降12.4%。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学升初中入学率103.4%。全年共投入学生免费入学和资助经费16.09亿元,全市所有义务教育阶段248.23万人次学生全部享受了免杂费入学,执行公办教育收费标准的237.3万人次学生全部享受了“一费制”(含课本费、教辅资料费和作业本费)全免入学,在长沙市就读的21.83万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全部享受免杂费、免“一费制”入学。全年补助了8.93万人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寄宿学生生活费。

图4 2020-2024年高等学校、普通中学在校学生数



全年授权专利37339件,比上年下降1.5%,其中发明专利15137件,比上年增长16.8%;签订技术合同18261项,成交金额1397.36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5.0%。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市有艺术表演团体13个,文化馆11个,公共图书馆12个,博物馆(纪念馆)31个,档案馆14个。

年末全市有卫生机构(含村卫生室)6486个,其中医院、卫生院332个;卫生防疫、防治机构13个;妇幼保健机构11 个。卫生技术人员11.58万人,比上年增加0.31万人,其中执师、执业助理医师4.51万人,增加0.19万人;注册护士5.49万人,增加0.09万人。卫生机构床位8.99万张,减少0.07万张,其中医院、卫生院8.12万张,减少0.23万张。

图5 2020-2024年卫生技术人员数



全年开展全民健身项目1102项次(市级、区县、乡镇街道三级),全民健身运动参加人数达810万人。年末拥有各级健身辅导站970个,各类体育场地35263个。

十一、环境、节能和安全生产

全市32个国控、省控地表水考核断面平均水质优良率和达标率均为100%,与上年同期持平。其中,Ⅰ类水质断面2个,占6.2%;Ⅱ类水质断面27个,占84.4%;Ⅲ类水质断面3个,占9.4%。

全年全社会用电量580.90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9.0%。其中,工业用电量225.75亿千瓦时,增长6.4%;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52.86亿千瓦时,下降0.5%。

全年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152人,比上年下降8.6%;亿元GDP各类安全事故死亡人数0.0099人;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302人,增长6.0%;万车死亡人数0.75人,下降1.3%。

十二、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市常住总人口1061.65万人,比上年末增长1.0%。城镇化率为83.99%,比上年末提高0.4个百分点。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口出生率为7.48‰,死亡率为6.92‰,自然增长率为0.56‰。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9658元,比上年增长3.5%。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39364元,增长5.1%;人均经营净收入9277元,增长5.5%;人均财产净收入8096元,下降5.0%;人均转移净收入12921元,增长3.3%。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47201元,增长4.7%。在城镇居民消费分类中,食品烟酒人均消费12936元,增长9.6%;衣着人均消费2797元,增长0.4%;居住人均消费7945元,下降5.1%;生活用品及服务人均消费3188元,下降2.9%;交通通信人均消费5772元,增长13.3%;教育文化娱乐人均消费10122元,增长6.0%;医疗保健人均消费3335元,增长4.3%;其他用品和服务人均消费1106元,增长10.8%。

全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632元,比上年增长5.6%。农民人均消费支出32434元,增长4.2%。

年末参加全市劳动保障部门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达634.99万人,基本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达100 %;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253.24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城镇居民)为13.46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353.95万人;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为234.51万人,下降5.4%;全年新增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为8.34万人;参加工伤保险职工人数为320.47万人,增长13.0%;参加生育保险人数为289.33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人数为493.06万人。

注释:

[1]本公报部分数据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及相关行业增加值绝对值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计算。根据我国国民经济核算制度和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对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及相关行业增加值等历史数据进行了修订,2023年长沙市地区生产总值修订为14517.55亿元。

[3]根据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对202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分组数据进行了调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
关闭 打印
长沙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134828
统计公报
新闻稿
长沙市统计局
2025-04-08